章節1
釋迦牟尼與臥佛寺的傳說
十方普照寺位於香山附近,因寺裏有一尊銅鑄的大臥佛,所以人們都叫它“臥佛寺”,這臥佛寺麵朝平原,背靠青山,在金碧輝煌的琉璃牌坊後麵,一層接一層地排列著四層殿院,兩邊還有廊子和配殿,都是紅牆彩瓦,雕梁畫棟,非常氣派。
臥佛殿是臥佛寺最後邊的一座佛殿,這裏有一尊巨大的銅佛,這尊銅佛是釋迦牟尼像,它長5米,約重54噸。這臥佛側著身子,雙腿伸直,腦袋枕在胳膊上,猶在安詳地睡覺。臥佛的背後,畢恭畢敬地站著“十二圓覺”塑像,他們嘴裏好像正在念叨著什麼。
關於這些塑像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當年,釋迦牟尼駕著五彩祥雲觀賞天下的名山大川。一天,他來到香山一帶,這裏山清水秀,柳暗花明。他越看越喜歡,可是他來到山下,卻發現這裏的情景同山上大不一樣:土地幹裂,莊稼枯死,滿目淒涼。
他找人一問,才知道最近這裏來了十二個妖人,他們看中了這塊地方,想強迫這一帶的老百姓都搬走。可百姓舍不得離開這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沒有一家搬走的。
妖人見眾人不從,就作起妖法來,它們噴雲吐霧,弄得這一帶烏煙瘴氣。莊稼被妖氣熏死了,好多人還得了病,逼得老百姓隻好準備去逃難。
釋迦牟尼一聽,非常生氣,他找到這十二個妖人,讓他們馬上離開,不許在這裏為非作歹。那夥妖人根本不把這個不起眼兒的老和尚放在眼裏,雙方決定決一勝負。
他們事先約定,要是釋迦牟輸了,他就給這十二個妖人當奴仆,永遠聽它們使喚。要是十二個妖人輸了,他們從此就當釋迦牟尼的侍從,而且永遠不許睡覺,在釋迦牟尼睡覺的時候,它們還得站在旁邊背佛經。
較量開始了。那十二個妖人哪是如來佛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他們就敗下陣來。如來佛降服了它們後,用手指頭一指,天上就降下了一場甘霖雨,衝淨了妖氣,快要旱死的莊稼又返青了,生病的老百姓也都好了。
後來,釋迦牟尼覺得有點累了,就躺在一塊大石頭上睡著了。那十二個妖人雖然也挺累,但隻能願賭服輸,就在釋迦牟尼旁邊直立站著,一遍一遍地背著波羅蜜心經,這是釋迦牟尼對它們的懲罰。
從這兒以後,香山的山更青了,水更綠了,年年風調雨順,老百姓安居樂業。
為了感謝釋迦牟尼為民除害,老百姓就修建了這座臥佛寺,希望他能永遠留在香山,保佑這一方的老百姓。那欺壓過百姓的十二個妖人,老百姓也為它們塑了像,讓它們終日站在那裏,念心經反省。魯班修清漪園的神話故事
頤和園原名叫清漪園,據說是魯班帶著東海龍王的九個兒子修建的。魯班在園子修好以後,回終南山隱居了。龍王的九個兒子卻留在了清漪園。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遊遍了名山大川,這天,他在紫禁城的養心殿裏打了個盹兒,夢見一座豪華的園林裏,抬頭一看,頭頂懸著一塊金漆大匾,清漪園三個字赫然在目。
走進去一看,庭台樓閣,虹橋長廊,方亭水榭,好像到了仙境。
醒來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他想自己遍遊天下名園,也沒見過夢中這般好的景致,於是下令讓能工巧匠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園林。
被召來的工匠多達三千人,乾隆讓他們照著自己的夢境設計一座園林,可交上來的草圖,沒有一個合乾隆心意的。
這時一個貼身太監建議去終南山把魯班請來,他認為這種仙境般的園子絕非是凡夫俗子能建得成的。乾隆想,這魯班不是一般人能請來的,於是先將三千工匠關押了起來。
這天,皇上派了太監,選了良辰吉日,坐著大轎帶著人馬,出了京城,直奔終南山。費了好大勁,才找到了魯班。太監把來意一說,魯班當場就拒絕了,那太監於是將三千工匠扣押的事向魯班說明,如果魯班不出山,工匠們就會性命不保。
魯班沒有辦法,隻得答應下山。乾隆聽說魯班下山了,趕緊派人把他請到養心殿,然後把自己夢見的園林景致跟魯班說了。並承諾隻要把園林建成,那些工匠保證全部釋放。
魯班細細盤算,修這樣豪華氣派的園林,需要的人力、財力太多,這些都得算到老百姓頭上,最終也是給老百姓加重負擔。於是他決定請東海龍王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