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太陽生日
“中和節”
《中庸》裏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宋理學家朱熹注釋說:“致,推而及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萬物處在其應當的位置上,各在其位,這就是宇宙的本來麵目。這樣,萬物才會井然有序,才會生化長養,各隨其生,最終求得萬物的和諧共生,同步發展。
民國根據儒家的著述,把農曆的二月初一定為“中和節”,因為農曆二月,正是冬去春來,萬物生發的日子。另據傳說,這一天是太陽星君的生日,把這一天定為“中和節”,表達人們祈求歲歲年豐的願望。
給太陽過生日
舊京城在農曆二月初一這天,曾經有一些慶祝活動,“給太陽過生日”。北京的朝陽區、太陽宮、日壇公園等地名都和太陽有關。
中和節的發源地在唐代的長安城,唐德宗年間李泌上書建議立二月初一為中和節,以祭祀太陽,祈求豐收。元朝開始,北京成了京城,“中和節”也被北京人重視起來。
太陽神“金烏”
建都北京後,曆代統治者對“中和節”都非常重視,例如老北京曾專門建造了一座太陽宮,來供奉太陽。
以前,北京的太陽宮還不止一座,熟悉北京地理的就知道,左安門有個太陽宮,廣渠門還有個夕照寺。左安門的個太陽宮前,每年二月初一都會舉行專門的廟會。
既然有廟,就得有神。太陽神據說是長了隻腳的“金烏”,也有人認為是金烏的母親羲和,還有人說,太陽神是上古時代的伏羲、帝嚳、太昊、少昊、黃帝、祝融、炎帝、顓頊,眾說紛紜,莫哀一是。雖然人們對太陽神是誰沒有定論,但大家對太陽神的尊敬、崇拜之心是相同的。因為太陽哺育著人類萬物隻有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能生長。
“中和節”吃太陽糕
中和節這一天,除了進行紀念活動外,家家戶戶還要掃房子、曬被子,除去一冬天的晦氣,這個節日要一直延續到二月初三。
中和節最重要的儀式就是祭祀太陽,家家戶戶在院內設香案,供太陽糕。太陽糕就是上麵插著江米捏的小公雞的帶花紋的餅。
正午時分,人們燒香秉燭,頂禮膜拜偉大的太陽神,祭祀完畢,全家一起分享太陽糕。
【鏈接】中國的太陽神
中國人崇拜太陽神不僅年代久遠,而且還有資料可考。賀蘭山岩畫、陰山岩畫、半坡陶盆的圓形人麵太陽神,已將中國的太陽和太陽神部族首領合成了一個整體的觀念。
中國上古時代,崇拜太陽神就已經相當普遍了。神農、誇父、軒轅等的族徽上就已經出現了太陽的圖像,而太昊和少昊則已經直接以太陽為號了。昊,古字形為太陽底下正立人形,表示太陽神。
太昊,也稱大皋,是年代較早的“大太陽神”,主要生活在魯、蘇、皖、浙一帶。少皋,也稱小皋,年代較晚,生活在曲阜一帶,是“小太陽神”。
儒家學者有“太昊伏羲氏”一說。其實在先秦,太昊、伏羲並不相同。伏羲生活在黃河中遊,都城在陳(河南東部),曾去泰山封禪。《易》稱“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說明伏羲為共主,地位比太昊顯赫。
伏羲始創八卦,從河南賈湖文化的占卜實物來看是可信的。賈湖文化毀於洪水,與伏羲女媧大洪水後重創世界的傳說相符。但兩者絕不能混為一談。
少昊的年代,從《左傳》、《國語》、《逸周書》等記載中所見,是在黃帝、誇父後期,顓頊之前,少昊的後裔如秦、趙、徐、奄、莒等國在古籍中記載較多。中國人熟知李姓出於少昊。新羅始祖之母生有雞嘴的傳說,與出土的陶器上女長有雞頭的形象,印證了新羅人出自少昊的事實。
在近東,太昊和少昊也留下了足跡。從而說明兩位太陽神並不是虛幻的神,而是先有其人,死後被尊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