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弼忍住翻白眼的衝動,冷淡地說:“我不會去朔方了。”
李楷洛歎了口氣,不再勸了。子儀隻得怏怏告辭,光弼連送都懶得送,隻不痛不癢地吐出四個字來:“一路平安”。
子儀走後,李楷洛疑惑地問光弼,“你跟郭子儀也發生矛盾了?”
光弼沒有做聲,李楷洛教訓道:“你真會得罪人啊。郭子儀對你夠好的了,人家熱臉都貼到你冷屁股上來了。”
光弼不耐煩起來,“爹,有些事你不知道。”
兒子居然這個態度。李楷洛不高興了,沉著臉一拍桌子,喝道:“你翅膀硬了是不是?這是在跟你老子說話嗎?”
老頭兒一發脾氣,光弼就老實了。李楷洛歎氣道:“是我管你太嚴了,結果把你變得這麼內向,十多年來都沒一個知心的朋友。如今好不容易交到一個,又莫名其妙的沒了。”
光弼就站在那兒不說話,任憑老頭兒自艾自怨。李楷洛畢竟老了,火氣也沒年輕的時候大,他長籲短歎著教訓了幾句,那脾氣也就消了。光弼見父親心平氣和了,他也就趁機告退了。
郭子儀!他是那麼優秀的一個人,行事為什麼也會那麼不著調呢?四年前郭子儀對他那麼好,不會是在那時候就對他有不軌之心了吧?虧他還那麼敬重他!魂裏夢裏都期待著與他並肩作戰轟轟烈烈建功立業呢!這下可好,不但夢破了,連他的人生都得從頭再來!
雖然光弼丟了左衛郎將職務並不是子儀的錯,可這個時候,光弼一腔怨氣都發在子儀身上了。更鬱悶的是:他還欠著郭子儀的救命之恩!這樣的債他什麼時候能還呢?
光弼從小習文練武,絕無可能被奚族的迫害、還有郭子儀對他有非分之想這些小小的挫折和意外打擊得一蹶不振放棄畢生所學。
閑來無事,晃晃悠悠就是三個月過去了。脫離了軍營,光弼的銳氣也漸漸消失了。再這樣下去,他就得成米蟲了。
未來在哪兒呢?平盧不能呆,範陽不能去,朔方去不得,他該去哪兒呢?
光弼開始研究國家各處軍事重鎮。劍南、嶺南兩地濕熱多瘴,氣候與東北迥異,那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而且那兩個地方相對平靜,對一個武將來說也沒有多少發展的空間。要想有所作為,恐怕還是要去西北,畢竟國家的重兵都布在西北,勁敵也在西北、西南。而且西北的氣候對他來說也更容易適應一些。
西北幾個軍鎮已排除了朔方,那就隻有河西、安西、北庭了。
光弼對著地圖,右手手指慢慢在河西、安西、北庭之間徘徊。這三個軍事重鎮,很明顯的河西更受國家重視,這個軍鎮北禦突厥、回紇,西擋吐蕃。
視線一停留在河西那裏,光弼腦海中就浮現起詩人王昌齡在河西寫下的大氣磅礴的詩句:“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光弼猛地一拍桌子,“就是河西了。”
河西,似乎不僅僅是一個可以讓他大展宏圖的地方,同時還是他父親心目中的天堂呢。父親曾說西北軍鎮繁華富庶、夜夜笙歌。而西北最繁華的地方,莫過於河西涼州了。
光弼笑了起來,如果他在河西有所成就了,將來全家都搬到河西去,父親也能在繁華的涼州歡度晚年了。
他自然而然的又想起了另外一位詩人王翰的作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光弼笑了起來,王翰這首《涼州詞》,既似豪邁,又似頹廢,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河西,既是夢想的天堂也同時是富人的銷金窟,你可以在那裏躍馬高歌建功立業,也可以在那裏耽於享樂醉生夢死。天堂還是地獄,隻在人的一念之間罷了。
光弼握緊拳頭,重重砸在桌上,心道:“相信自己。光弼,你一定能在河西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