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舊恨添新仇(2 / 2)

乞力徐冷笑道:“我們割了赤水的麥子就該死,那當初你們河西軍無緣無故攻擊我們的族人、搶奪我們的牛羊,你們河西軍又該當何罪?這筆賬我該找誰算?”

聞聽此言,哥舒翰恍然大悟:難怪聽著乞力徐的名字總覺得有點熟悉呢,原來他就是當年吐蕃邊境上的守捉使。

乞力徐跟河西唐軍有宿怨,哥舒翰隱約聽說過一點。

在皇甫惟明出任河西節度使之前,吐蕃和大唐關係本來挺不錯的。

當時的河西節度使是崔希逸,吐蕃邊境守捉使是乞力徐。

因為兩國交好,崔希逸於是跟乞力徐建議雙方解除邊境武裝軍隊,既可以節約軍費和人力,也更利於耕種和放牧。

乞力徐本來不敢答應,他說:“節度使為人忠厚,我相信你的誠意,但我不敢相信你們的朝廷。吐蕃與大唐時戰時和,萬一哪天你們皇上聽信讒言,趁我沒有防備的時候派人掩殺過來,到那時,我想後悔也來不及。”

崔希逸鍥而不舍一而再再而三要求雙方撤掉軍隊,乞力徐終於動心,答應了。

雙方首領代表吐蕃和大唐舉行了一個和平盟誓儀式,兩國邊境上的軍隊都給撤掉了,兩國百姓平平安安和睦共處。

但是多年之後,在吐蕃人徹底喪失了警惕之心以後,乞力徐曾經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崔希逸的判官孫誨為節度使送奏章入朝見駕,居心不良的孫誨企圖挑起戰爭借機升官發財,他花言巧語哄騙皇帝說:“……趁著吐蕃沒有防備,這時候發兵襲擊,我們一定會大獲全勝……”

皇帝不明內情,聽信了孫誨的片麵之詞,果真頒下聖旨命令崔希逸發兵襲擊吐蕃。

崔希逸性情軟弱,不但不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甚至不敢據理力爭,於是違心的出兵襲擊早已放下武器沒有半點防備一心放牧的吐蕃牧民們。

乞力徐見勢不妙逃跑了,其餘邊境上的吐蕃牧民卻都遭了殃。

在唐軍的屠刀下,吐蕃牧民們驚慌失措的往山穀裏逃躥,甚至來不及回頭看一眼自己的牛羊。

戰爭結束的那個夜晚,山野間到處都能聽到吐蕃人淒涼的哭聲。

皇甫惟明接任河西節度使後,一直都是軍事與外交並重:他希望與吐蕃化幹戈為玉帛,希望兩國百姓能和睦共處。

可惜吐蕃不願放下過去的宿怨。皇甫惟明的外交政策收效甚微,兩國邊境上時不時的發生衝突。

回思往事,麵對乞力徐的指責,哥舒翰無言以對,他沉默了一下,說:“或許當初的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確實有對不起你們的地方。但崔希逸已經離任,過去的事情也已經過去了。不管當初河西唐軍欠了你們多少,你也不能把賬算到現在的河西唐軍頭上。我不可能放任你們盜割唐軍的麥子,更不可能為我沒有做過的事情承擔責任。”

乞力徐怒道:“我不找你們還能找誰算賬去?你們漢人有話叫‘父債子償’,前任節度使欠我們的,就得由現任節度使來還。何況你還殺了我們那麼多兄弟,我當然要找你討回這筆債來。”

哥舒翰歎了口氣,說:“所以就隻能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了。”

“我沒你們那麼多花花腸子。”乞力徐道:“我們來個三戰定勝負,怎麼樣?”

哥舒翰爽快地問:“勝了怎麼樣,敗了又怎麼樣?”

乞力徐回答得更爽快,“如果我們勝了,赤水就得讓給我們;如果我們敗了,我就回吐蕃去,以後再也不來割麥子了。”

哥舒翰大笑起來,道:“你真會打算盤。天下有這樣賭博的嗎?贏了就有彩頭,輸了不用花任何代價。”

“我就是衝著赤水城來的。”乞力徐道:“如果你們贏了我就退兵,如果你們輸了當然得把赤水讓出來。”

哥舒翰道:“我倒想聽聽,你要怎麼三戰定勝負。”

“我們雙方派人出來比試三場,三賭兩勝。”乞力徐指著他身邊那個蠻子道:“這是我們吐蕃勇士尚東讚,剛剛他已贏了一局,現在你還有機會扳回來。”

哥舒翰笑了起來,乞力徐打的好如意算盤,剛剛還自我標榜他沒有花花腸子呢。

哥舒翰不動聲色,道:“剛才那也算一場?”

“當然算了。”乞力徐不假思索道:“我還沒有計較你們犯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