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問道:“已經放虎歸山了,現在還怎麼幹掉他?”
史思明不假思索道:“咱們還可以發兵滅掉他。”
安祿山也很想發兵滅掉李延寵,可是李延寵並沒做出什麼對不起大唐的事情,他沒有出兵的借口啊。
“發兵滅掉李延寵並不是什麼難事。”史思明像是看透了他的心事,道:“隻要咱們打了勝仗,節度使和皇上那裏隨便給個理由就行了,因為他們都有好大喜功的毛病。”
“如果白真陀羅阻攔我出兵呢?”安祿山還有點不放心。
史思明滿不在乎的道:“白真陀羅是個貪婪的家夥,你給他多送點禮就行了。”
在史思明的慫恿下,安祿山怦然心動,他一回到平盧就立馬積極備戰了。
五月初十,端午才過去幾天,安祿山就張榜指責李延寵無臣屬禮,然後率領一萬大軍去找他問罪。因為契丹人跟奚人不和,而契丹人又最了解奚人,安祿山就讓那兩千剛剛歸唐的契丹人給他當向導。
安祿山大軍行到橫水之北,不料天公不作美,當此緊要關頭竟然下起大雨來。
雨天打仗對唐軍是相當不利的,因為唐軍所用弓弩上的筋膠一旦被雨水打濕就會鬆弛下來,如果弓弩派不上用場,唐軍就很被動了。
但是安祿山貪功心切,如果一場大雨就讓他退兵了,奚族可汗李延寵一定會笑掉大牙的。
為了立功,安祿山引兵冒雨疾行,兩千熟門熟路的契丹人在前,一萬平盧唐軍在後,安祿山行軍三百多裏後,唐軍如神兵天降般來到了奚族可汗的牙帳之前。
眼見唐軍居然在這樣糟糕的天氣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而且來了這麼多兵!就像平地一聲雷,沒有半點戰爭準備的奚人大驚失色起來。
唐軍黑壓壓的一眼望不到邊,奚人亂紛紛的就像鍋裏煮開的粥一樣沸騰。
平盧偏將何思德對安祿山道:“我們雖然人多勢眾,但是遠道冒雨而來,大家都已經累得要命了,此時此刻實在不宜作戰。依末將之見,我們還是就地駐紮下來吧,奚人正怕得要命,不過三天,他們就會頂不住壓力而投降了。”
“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你安的究竟是什麼心?”安祿山大怒,喝道:“我們辛辛苦苦殺到奚人老巢來,難道是前來接受他們投降的?我要砍下奚族可汗李延寵的頭顱送給節度使!”
何思德不敢再說什麼了,安祿山還不肯罷休,疾言厲色道:“何思德還沒開戰就胡說八道動搖軍心。來人,給我推出去斬了。”
何思德大驚失色,跪下懇求道:“大人,末將知錯了。請讓思德戴罪立功吧,思德要打頭陣拚命為大人殺敵。”
“好!”安祿山轉怒為喜,道:“何將軍餘勇可賈,回去重重有賞。”
何思德於是率領一千軍士殺出陣去,奚人奮起迎擊,唐軍弓弩不能用,雙方短兵相接,奚人占盡地利,戰爭對唐軍十分不利。
更要命的是:何思德也是一個大白胖子,他身材與安祿山十分相似,因為穿著盔甲,看不清麵貌,衝在前麵的奚人誤以為他就是安祿山,懷著擒賊先擒王的念頭,大家都想把他抓住,奚人一個個奮不顧身衝殺而來,口裏還嚷嚷著“殺死安祿山”、“活捉安祿山”,一時勇氣倍增。
李延寵身先士卒殺出帳來,他用契丹語對唐軍陣前的向導們大叫道:“安祿山就是最凶惡的狼,我們沒做過任何虧心之事,安祿山卻容不下我們,他要將我們斬盡殺絕。自古唇齒相依,今天你們為虎作倀給一條狼帶路,焉知他明天不會卸磨殺驢幹掉你們!我們隻有聯起手來把安祿山斬了,大夥兒才有好日子過啊!”
在李延寵的煽動下,兩千契丹人竟然臨陣倒戈。唐軍本就疲憊不堪,猶如強弩之末,驟然遇襲,隊伍一下子混亂起來,頃刻之間就兵敗如山倒。
唐軍先鋒官何思德被奚人殺死。混戰中,安祿山的頭盔也掉了,鞋子也丟了。因為天氣不好,夜幕降臨得特別早,雙方混戰到天黑,安祿山趁著夜色在二十名親衛的保護下狼狽而逃。
安祿山急急如漏網之魚般拚命奔逃,李延寵率領奚人和契丹人窮追不舍,竟然一直追到平盧城下。
安祿山逃進城去,平盧城門關了起來,奚、契丹聯軍圍著平盧城大聲呐喊“縮頭烏龜安祿山”。
李延寵正得意洋洋耀武揚威之際,忽然城中一聲炮響,城門大開,史思明率領無數唐軍氣勢洶洶的殺出城來。李延寵識相,一見情況不對,趕緊收兵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