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和親(2 / 3)

一路勢如破竹,占領洛陽,安祿山稱帝大燕,隨後殺到潼關,並占領了長安。

唐玄宗帶著六宮嬪妃,皇室子女,連夜逃走。至馬嵬坡,大將陳玄禮配合太子李亨,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逼死楊貴妃,迫使唐玄宗精神崩潰,淒淒惶惶逃往蜀中。

李亨繼立為帝,首要任務就是平叛安史之亂。

他啟用大將郭子儀為帥,仆固懷恩為將,緊急征調兵馬,對付安祿山。

但是安祿山兵多將廣,一時難以消滅。

郭子儀獻計,事態危急,不如向回紇借兵平叛,以解燃眉之急。

回紇是聚居在北方及西北邊塞的遊牧民族,自立國以來,一直與大唐交好,幫助大唐抵禦吐蕃及西域的進攻,並且一直依附大唐為尊,受封於大唐皇帝。

李亨采納了郭子儀的提議,決定向回紇借兵。

由於抽調了邊防兵力,邊疆不穩,吐蕃隨時會進犯,再加上,太上皇在蜀中還有一定的勢力,李亨自立為帝,地位並不牢固,總有些心虛,他急於建功立業,以安穩人心,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平定叛亂。

李亨派使者致書回紇英武可汗,許諾,若是收複長安,洛陽城內,子女玉帛,悉歸回紇所有,以此做為酬謝。

原本是打算長安的,後來擔心長安百姓會死守長安,所以改為東都洛陽。

英武可汗在巨大的利益下,毫不猶豫,派遣太子葉護親自帶兵,參與戰鬥。

有了強大的外援,兩麵夾擊下,安祿山潰敗逃走。

後來被其子所殺。

史思明也被其子史朝義殺害。

肅宗如願收複了長安,及大片失陷的土地,坐上了夢寐以求的金碧輝煌的皇帝寶座。

回紇人按照與唐肅宗李亨事先的約定,開始了對洛陽的瘋狂洗劫。

如此合法的洗劫,是大唐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恥辱。

回紇人一向生活在草原蠻荒之地,見到這繁華都市,如在天上。

對於財物,掘地三尺,絕不放過。對於男人,不論弱壯,見了就殺。對於女人,無論長幼,悉數**,無一疏漏。

大批的婦女孩子逃往寺院躲避,閉門不出,惹怒了回紇人,他們放火焚燒,將寺廟燒為白地。一萬多人,人肉焦味,十裏可聞。

回紇葉護太子心滿意足地告辭的時候,除了要求大唐每年資助兩萬匹絹之外,又轉達了了英武可汗的一個要求,那就是,英武可汗的可敦(王後)最近死了,想要皇上把公主嫁給他做可敦。

李亨望著葉護太子似笑非笑的麵容,吃了一驚,但隨即很爽快地答應下來,答應隨後就派公主和親,並且將大將仆固懷恩長女嫁與可汗尚未娶妻的次子登裏為妻。

葉護太子得意洋洋滿載而歸。

肅宗想到了,自己那嫁不出去的女兒寧國公主。

公主寡居,正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雖然仍然可以象前朝那樣,派個宗室女冒充公主出嫁,但是,肅宗不想那樣做。

他實實在在的想籠絡回紇,借以維護自己的統治。畢竟,隻有真正的公主才能得到可汗的重視。

前朝,有許多和親女子,一旦被得知不是真公主身份,有的立即遭到撲殺以泄憤。

寧國公主是唯一未嫁的女兒,是和親的不二人選。

想到這裏,肅宗決定親自向女兒開口。

寧國公主聽了父皇的話,心裏一片淒涼。讓自己遠嫁不毛之地,這就是父皇給自己的最好的安排嗎?

寧國公主哭了。

肅宗鼻子發酸,雖然是一副商量的語氣,但是卻堅定不容反駁。他拍拍女兒的肩膀,說道:“身為大唐公主,維係江山社稷的穩固,比什麼都重要。從古至今,你也不是頭一個。你就算為國盡忠,為父盡孝了吧。”

寧國公主無話可說。

和親,是每個皇族女子隨時降臨的命運,無法擺脫。就算是鼎鼎大唐,也要靠女人維係平安。

一入邊塞,終生無家。

寧國公主對未來充滿了未知的恐懼。

“我還選了姝兒為媵,陪你一起嫁過去,你好有個伴。”肅宗說。

姝兒?堂妹姝兒?那可太抬舉回紇可汗了。

寧國公主一聲歎息。那麼美好的姝兒,二八年華,正當妙齡,不比自己,已經二十四歲,還都已經嫁過兩回了。

和親慣例,自戰國起始,凡嫁公主做正室,一般都是由妹妹或近親做媵,互為依靠。還有一層重大意義,也就是做媵唯一的好處,一旦正室死去,就會優先被立為繼室,以便繼續維係兩國的婚姻關係。

不是姝兒,也會有別人。

姝兒若是知道,不知會怎麼難過呢。寧國公主想。

做媵,對於一個郡主來說,姝兒可是太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