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裏冷笑道:“大唐給了堂兄多少好處?!”
頓莫賀正色道:“唐,大國也。無負於我回紇。前年入侵太原,獲羊馬數萬,可謂大捷。不久,消耗殆盡,而未見補益。而道遠糧乏,比歸,士兵多徒行者。今舉國入,萬一不捷,何以歸?”
登裏冷冷地道:“莫不是堂兄懼怕大唐?令尊好歹也是一代可汗,堂兄如此怯懦,何顏麵對先輩!我意已決,不容置疑!堂兄若是一味畏懼,此次出兵,就不必去了,在家裏好生守著你那紫霞夫人吧。聽說,紫霞夫人為你生了一個女兒,正好享受天倫之樂吧。”
頓莫賀見登裏發怒,隻好低聲下氣道:“可汗心意既定,臣隻好恭敬不如從命。臣願意為可汗驅策。隻是,我回紇子民,久在大唐治下,有歸屬之感,貿然起兵,隻怕民心不穩。”
登裏見頓莫賀不再堅持反對,心裏一鬆,微笑道:“這個,本汗自有安排。十日後,本汗沙場親自下旨,曉諭臣民,諒國人必能體諒本汗開疆擴土之苦心。難道我回紇民族,就情願蟄伏在此苦寒之地嗎?!”
頓莫賀無言。
登裏開心地道:“你去準備具體事宜。十日後,我將銅符賜你,拜你為滅唐大元帥!入將封侯,在此一舉。”
頓莫賀勉強一笑,退下。心裏道:“我才不稀罕什麼滅唐大元帥!”
頓莫賀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挽救回紇躲過這場刀兵之苦。
驀地,靈光一閃,一個念頭襲上心頭。
這是一個多麼好的機會!
蟄伏多年的心願,借助登裏這個魯莽的行為,一定可以實現!
他心裏湧上一陣興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登裏此舉,必然不得人心。
誰不願安居樂業,享受太平?誰願意背井離鄉,骨肉分離?
天賜良機,不容錯過!
頓莫賀疾步來到軍機處,吩咐侍從:“請葛布將軍和胡圖將軍來。”
此二人,乃是頓莫賀心腹,一個驍勇善戰,一個足智多謀。
葛布,忠心耿耿,自是不用說,隻是不知,胡圖將軍意下如何。
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須要將銅符拿到手,才能再次掌握兵權。
這個登裏,用人向前,不用人向後,三番兩次,收放兵權,實在可惱。
這樣的事,再也不要重演。
十天時間,運籌帷幄,應該可以夠了。
十年磨一劍,寶劍出鞘,誰與爭鋒?勝負在此一舉,不成功便成仁吧。
這些年,頓莫賀收攏人心,做足了功夫。所以,他有足夠的信心來應對。
三
頓莫賀不動聲色地將可汗反唐的消息,傳遍了草原,並聯絡帝德舊部,試探他們的心意。
帝德死後,其舊部唇亡齒寒,暗暗生怨,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反對力量。稍加利用,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心腹的回報很令頓莫賀滿意。果然不出所料,萬千臣民,議論紛紛,頗有不滿之意。
十日後,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沙場秋點兵。高高的點將台下,黑壓壓,何止千軍萬馬。
登裏躊躇滿誌地登上高台,頓莫賀緊隨其後。台上,已經侍立了一列盔甲鮮明的侍衛。
頓莫賀的眼角,有意無意地掃了一眼台上的葛布。
葛布微微點頭。
沒有人能讀懂他們之間的眼神交流。
登裏環顧台下,心潮澎湃。此一役,不知多少男兒會客死他鄉,身首異處。但是,為了雄圖偉業,何惜一死。
“弟兄們!我登裏今日聚集大軍,是為了要和大唐作戰!”登裏慷慨激昂地道。
此言一出,群情嘩然。久聞傳言,許多人尚在半信半疑,原來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