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巨匠3(2 / 3)

在《造幣方法》一文中,哥白尼提出了一種遠遠高於當時水平的貨幣理論,為波蘭的貨幣改革指明了方向。

哥白尼曾一針見血地明確指出:“最大的犯罪和無法彌補的過錯是國家統治者、管理者或者其他愚昧之人想從造幣事業上謀取好處,於是他們就增加流通的貨幣數量,而新增貨幣的貴重金屬含量是不足的。”

“搞這種名堂的人不僅傷害了自己的居民,也損害了自己,得到的好處隻是暫時的,而且是微小的。他的行為就好像一位吝嗇的農夫,為了節省良種就播種下壞種子,到頭來收獲的惡果要比播下去的壞種子還多。由此使貨幣的信譽遭到破壞,就好像雜草窒息了禾苗一樣。”

所以,哥白尼主張改革幣製,將以前貶值的貨幣回收銷毀;最好能建立一個各國之間的“貨幣同盟”,共同發行一種貨幣。

但由於當時時機尚不成熟,哥白尼的方案隻得到了部分的采納。在這項有關貨幣改革的動議中,人們毫不含糊地稱哥白尼為全麵的經濟學家。

後來發現了哥白尼寫的關於貨幣的論文,時間比格雷欣還要早,也就是說哥白尼比格雷欣更早發現了這種經濟規律。於是經濟學家便把“格雷欣定理”改成了“哥白尼—格雷欣定理”。

1513年,哥白尼接到改革曆法國際委員會主席、米德爾堡的保羅的邀請,讓他參加改革方案的製訂工作。

哥白尼雖然把自己提出的曆法改革方案寄給了主席,卻拒絕親自到意大利直接參與這一工作。

因為哥白尼知道,隻有準確了解太陽和月球的運行情況之後,才有可能進行曆法改革,而當時太陽和月球的運行規律還在探討之中。

哥白尼曾在《天體運行論》中寫道:“在拉特蘭主教會議上討論了教會曆書的修改問題。當時這件事懸而未決,這是因為年和月的長度以及太陽和月亮的運動測定得還不夠精確。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在當時主持改曆事務的保羅主教的倡導下,開始把注意力轉向這些課題的更精密的研究。”

哥白尼從不做不切實際的事。但對於實際上與群眾有利的事,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他也樂於去做。

在弗龍堡海邊有許多漁民,他們每天都出海打魚。每當海上刮起台風或來了暴雨,漁民的妻兒就憂心似焚,望眼欲穿。

哥白尼就利用地球是圓形的這一原理,讓他們在漁船的桅杆上綁上色彩絢麗的發光物。

這樣,當船在距離海岸還很遠的地方,岸上的人們雖然未見船身,但能看到桅杆上閃光的物件,這樣,人們就可以早點知道親人正在安然返航。

又有一次,他到維什市視察工作,發現當地的麵包價格很亂,而且分量嚴重不足。當時麵包是一般市民的主食,也是貧苦人家唯一的食品。

哥白尼覺得對這個問題不應熟視無睹。於是哥白尼走訪了很多麵包房,了解了他們的支出與收入情況,記錄了很多麵包的價格與分量,最後編製了一份“麵包定價表”,用來規範當地的麵包市場。

在編製“麵包定價表”時,哥白尼本著公正、合理的宗旨,也就是說他既要為居民著想,盡可能壓低麵包價格,又要使麵包匠有適當的收入。

哥白尼作為神甫會財產的管理人,是一位好管家。他不僅為神甫會服務,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為貧苦人民服務,從中可以發現他對貧苦人民的一片同情之心。因此貧苦人民是尊崇他的,他們把哥白尼看做自己的庇護者和代言人。

哥白尼是多才多藝的人,不管是在天文學、醫學還是法學,以及在經濟學和行政管理上,他都有著出色表現。

文藝複興時期的傑出代表們大都多才多藝,德才兼備。哥白尼也正是憑借著在天文學上的優秀表現,成為眾多璀璨明星中最為耀眼的一顆。顯示軍事指揮才能

哥白尼在奧爾什丁地區管理經濟事務時期,正是波蘭同十字騎士團矛盾加劇之時,以瓦爾米亞主教和神甫會為一方,以十字騎士團為另一方不斷發生誤會和衝突。

哥白尼管理的地區同騎士團國家直接接壤,邊界鬧事和衝突事件不少,給哥白尼帶來很多麻煩。來自騎士團方麵的威脅,妨礙了經濟的協調發展。

1517年,一個聽命於騎士團的強盜塞巴斯蒂安·格勞辛因在瓦爾米亞大肆搶劫,被神甫會抓獲。這就使當地的矛盾激化起來,甚至導致瓦爾米亞同騎士團國家於1517年9月29日中止了貿易往來。

騎士團當局明顯支持和縱容武裝強盜在瓦爾米亞領土上從事搶劫活動。強盜們得到騎士團的支持,更加大膽,更加肆無忌憚,不斷蹂躪手無寸鐵的居民,使邊界居民遭受到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