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界曆史2(1 / 3)

第二章世界曆史2

西方哲學家的搖籃

古希臘是“西方哲學家的搖籃”。在希臘哲學家中,代表人物是“希臘哲學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

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自稱為“愛智者”,要把人對於物質自然亦即客觀世界的求知轉為對於內在自我亦即主觀世界的求知。所以他說:“認識你自己”。

希臘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大代表是蘇格拉底的學生——雅典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柏拉圖哲學的中心思想是認為在現實世界之上還有超經驗的理念世界。理念是第一性的,現實是第二性的;現實是理念的派生,這是一種客觀唯心論。

在政治上,柏拉圖擁護貴族政治,反對民主。他的“理想國”把人分為三等。第一等是治國的賢哲,第二等是衛國的武士,第三等人是農夫、手工藝者、商人,他們的責任是養活前兩等人。至於奴隸,柏拉圖根本沒有把他們作為人來考慮。

第三位代表人物是柏拉圖的著名弟子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他搖擺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他認為理念世界不能成為現實世界的基礎和根源,但他又承認脫離身體而獨立存在的理性靈魂。亞裏士多德認為奴隸製度是合理的。

亞裏士多德在曆史上的重大作用在於他多方麵地總結了希臘各科學術的成果。希臘古典時期在科學技術方麵也頗有成就,這時出現了一些著名代表,如幾何學家歐幾裏得、天文學家墨東,“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許多哲學家同時也是卓越的科學家,如畢達哥拉斯也以研究天文學和幾何學著名,發現了“畢達哥拉斯定理”。希臘的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又與科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畢達哥拉斯的數的審美學說、亞裏士多德的邏輯方法成為以後西方近代科學產生的三個最重要思想前提。

數學之神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生於西西裏島的敘拉古。父親費狄阿斯是一位天文學家和數學家。阿基米德在其父的影響下,從小熱愛學習,善於思考,喜歡辯論,並且酷愛數學。11歲時便漂洋過海,到亞曆山大裏亞去求學深造。阿基米德在這裏結識了包括歐幾裏得在內的許多知名學者,並受業於歐幾裏得的門徒柯農,學習了哲學和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科學知識,通今博古,掌握了豐富的希臘文化遺產。他回到敘拉古後,在宮廷中專心從事科學研究。

還在亞曆山大裏亞求學期間,他看到農人從河裏提水澆地,非常吃力,便運用杠杆原理創造了一種螺旋提水器。

據說,希耶隆二世懷疑王冠中摻有銀,便請阿基米德鑒定。他從洗澡中,人躺進浴盆身體微微上浮的現象,頓悟到:相同重量的物體,由於其體積不同,排出的水量也不同的原理,成功地查明王冠中摻有銀子。他發現了各種物體有不同的比重,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等於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他的名著《論浮體》中記載了這個原理,今天稱為阿基米德原理。

公元前214年,阿基米德被入侵敘拉古的羅馬士兵刺死。

地跨三大洲的帝國

亞曆山大是亞曆山大帝國的創立者。亞曆山大16歲起,就隨父親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南征北戰,參與政務。形成堅強的意誌和出眾的智力,敏銳的判斷和隨機應變的才能。

公元前336年,亞曆山大繼承王位,當時宮廷騷亂,各地暴動,亞曆山大果決地進行鎮壓。騷亂平定後,亞曆山大發動了對東方的侵略性遠征。公元前334年春,亞曆山大宣布對波斯帝國作戰,占領了小亞細亞。公元前333年夏,亞曆山大的軍隊在伊索斯城附近和波斯軍隊發生了激戰。亞曆山大占據了大流士的軍營,俘獲了波斯國王大流士的家屬。公元前332年,亞曆山大繼續向南進軍攻占了腓尼基和埃及。

公元前331年春,亞曆山大在埃及補充了自己的軍隊以後,率軍向東進發,經過巴勒斯坦、敘利亞,來到了美索不達米亞,與波斯軍隊發生了一場決定性的戰鬥。波斯軍隊進攻時,他讓開一條通路,聽任波斯戰車穿越而過,而以預先埋伏好的馬其頓弓箭手迎頭射擊。主力戰車兵的撲空使波斯軍隊形成混亂。這時,亞曆山大率領輕快的騎兵,向波斯軍隊的左翼猛衝過去,波斯大敗,潰不成軍。亞曆山大繼續向東推進,深入到波斯的腹地。公元前330年2月,亞曆山大攻克古都巴比倫,奪得無數金銀和財寶,並下令焚燒了波斯國王的王宮。

征服波斯後,亞曆山大終於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他也被稱為“亞曆山大大帝”。

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是意大利半島最早的島民拉丁人創造的。拉丁文後來也成了羅馬文字,所以,又稱為“羅馬字母”。它是在公元前6世紀由埃特魯斯坎字母發展而來。發現最早的使用拉丁字母刻寫的銘文是在一枚公元前7世紀的鬥篷別針上。

古典拉丁語有23個字母,其中21個是從埃特魯斯坎字母派生而來。到中世紀,字母i分化為i和j,V分化為u、v和w,這樣就產生了26個羅馬字母,與現代英語字母相同。古羅馬時代拉丁字母分大寫體和草寫體,這兩種手寫體分別衍生為印刷的楷體和斜體字母。拉丁字母繼承並發展了希臘字母形體上的優點:簡單、勻稱、美觀,便於閱讀和連寫。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人都繼承它,形成了“拉丁文民族”。

《聖經》是用拉丁文字寫的,由於基督教的傳播和殖民擴張,現在整個西歐、美洲、澳洲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使用了拉丁字母。中國的漢語拚音方案也是用拉丁字母製定的。

拉丁字母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字母文字體係。

聖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城位於巴勒斯坦中部的猶地亞山,東近死海,西臨地中海沿岸平原。耶城由舊城和新城兩部分組成。現為以色列的城市。

公元前1004年大衛王將首都建在這裏,並把約櫃移置至此,從此確立了耶城在曆史上的特殊地位。大衛王之子所羅門王在這裏建了猶太人的第一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