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1 / 3)

章節5

心得·啟迪

假如你不樹立起自尊的強者觀念,不養成自信的強者心態,不養成自立的強者習慣,不學會自強的強者行動,你就將永遠處於弱者心態和失敗心態裏不能自拔,你無法從世界上得到任何幫助和尊敬,就連憐憫你也難以得到。天賦和命運

有一天,上帝一時高興,一口氣造了十個人。他給這十兄弟同樣的大腦、四肢和五官。造好了後,上帝語重心長地叮囑:“孩子們,到世界上去吧!不過,要學會使用你們的天賦。”

很多年後,十兄弟中,除了一個最小的懶漢,其他九人,在學業或事業上都有了成就。

麵對兄長們的成功,懶漢非常傷心。他埋怨上帝:“你同樣造出了我們,為什麼又不給我們同樣的命運?”

上帝哈哈大笑,把懶漢的九個哥哥找來,當麵考問。

“你是怎麼成為哲學家的?”上帝問老大。

老大說:“我主要學會了使用你給的大腦。”

“你是怎樣成為雕刻家的?”上帝問老二。

老二說:“我隻是學會了使用你給的雙手。”

“你是怎麼成為足球明星的呢?”上帝問老三。

老三說:“我主要學會了使用你給的雙腳。”

就這樣,在懶漢的哥哥們中,還有會用眼睛的畫家,會用耳朵的音樂家……

問完了懶漢的哥哥們,上帝又轉身問懶漢:“在你的一生中,你學會了使用自己的什麼天賦呢?”

懶漢張口結舌,無話可說。

這時候,上帝嚴厲地教訓懶漢說:“孩子,我給了你們同樣的天賦,你卻一樣也沒有學會使用,還責怪什麼命運呢?”

心得·啟迪

人的天賦差別並不大,關鍵在於後天努力。勤奮的人隻要認準一個方向,鍥而不舍地幹下去,最終都會在不同領域取得不凡的成就;而懶漢的結果卻隻有一個,那就是虛度光陰,一事無成。長不大的小柏樹

風伯伯來到森林裏,它有很重要的任務要完成。樹媽媽們都在叮囑著自己的孩子,因為她們就要送樹種們跟著風伯伯去遠方紮根生長了。

柏樹媽媽一個個地囑咐著孩子們該注意些什麼,到最小的孩子時,柏樹媽媽猶豫了。

“孩子,你一旦離開了媽媽的照顧,離開了周圍叔叔阿姨的保護,是長不好的,還是留在媽媽身邊吧。”

小柏樹種子沒有辦法,吸了吸嘴,紮進了媽媽腳下的泥土裏麵。而它的哥哥姐姐們,都隨著風伯伯離開了這片森林,到遠處的開闊地去紮根了。

春天終於來了,小柏樹種子從泥土裏鑽了出來。它抬頭望望媽媽高大的身軀,心想:幸虧沒有離開媽媽啊。看著媽媽,它覺得很安全。

——下大雨了,媽媽挺直了腰杆,就像傘一樣擋住了很多的雨水,小柏樹就像住在溫室裏一樣溫暖。刮大風了,叔叔阿姨們包圍著小柏樹,大風對於小柏樹來說成了輕輕的微風,安然無恙。

但是小柏樹要長大,需要陽光和雨露,當它想迎接陽光雨露的時候,發現已經被媽媽的高大身軀遮住了。小柏樹要長高,需要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可是當它去努力的時候,發現已經被叔叔阿姨們吸收走了。

一年過去了,又一年過去了,小柏樹怎麼也長不成一棵大柏樹。

有一天風伯伯路過,小柏樹看到了,就大叫:“風伯伯,風伯伯,你好嗎?”

風伯伯很奇怪:“你是?”

“我是小柏樹啊,那年你帶走了我的哥哥姐姐,隻有我留在了媽媽身邊。”

“是你啊,怎麼你還沒有長大啊?你的那些哥哥姐姐,都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

小柏樹聽到這裏,很難過:我就是因為整天都在媽媽的保護下,才長不大的!”

心得·啟迪

隻有自立自強的人才能迎接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才能使自己傲然屹立於大江大浪中。相信你一定不想像小柏樹一樣長不大,那就從今天開始,勇敢地麵對風雨吧!駱駝和仙人掌

茫茫無垠的沙漠。

駱駝像哲學家一樣,一邊踱著步子.一邊沉思……

沙漠裏,沒有水,沒有草,有時風沙漫天,難辨方向。駱駝總是堅韌不拔地向前走去,走去。

一天,駱駝在沙漠裏發現了一棵仙人掌,驚異地停步問道:

“小東西啊,你怎麼能夠在這幹燥的沙漠中生活?”仙人掌笑著反問道:

“嘻!大塊頭啊,你怎麼能在沙漠中行走?”

駱駝說:“我嗎,因為我能吃苦耐勞,經過長期的鍛煉形成了適應沙漠生活的特殊習性和機能,所以我能在沙漠裏行走。你呢?”

仙人掌說:“我嗎,還不是同你一樣,就因為經過長期的鍛煉,養成了抗旱耐渴的習性,形成了適應沙漠生活的特殊機能,所以能在沙漠中生活。”

駱駝又奇怪地問:“你為什麼滿身是刺?”

仙人掌矜持地回答:“就因為我滿身生刺,才不致被動物吃掉。刺是我的葉子,這樣的葉子不會使身體裏貯藏的水分蒸發掉,所以我在沙漠裏不怕幹旱,能夠活下來。”

駱駝聽了點點頭,帶著敬意繞過仙人掌,向前走去,伴著沉思:

“不錯,凡是能在艱苦環境中生存下來的,都是經過無數次的磨煉,具有百折不撓、戰勝一切的意誌的。”

心得·啟迪

有的人即使生活的環境再好,也感到不滿足,總是牢騷滿腹,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人雖然生活在十分艱苦的環境裏,卻直麵現實,不屈不撓,接受艱苦環境的磨煉。抱怨者在抱怨聲中虛度光陰,自強者在自強不息中走向成功。一頭學問淵博的豬

一頭絕頂聰明的豬,住在一個非常出名的圖書館的院子裏。他深信自己由於多年圖書館的生涯,已經成了淵博的學者。

有一天,一隻八哥來訪問。這頭豬立即按照慣例,對客人進行自我介紹。

“朋友,相信我吧!”他說,“我在這個圖書館裏待的時間很長了,我對這兒的溝渠、糞坑、垃圾堆,都有著深刻的了解,甚至屋後山坡上的墓穴都拱翻了好幾個。誰要是想在這個圖書館得到知識而不找我,那他可就是白跑了一趟。”

八哥說:“你所說的都是圖書館外麵的事,那裏麵的東西你也了解嗎?”

“裏麵?”這頭學問淵博的豬說,‘哪我最清楚不過了。裏麵無非是一些木架子,上麵堆滿了各色各樣的書。”

“你對那些書也了解嗎?”八哥問。

“怎麼不了解呢?”這位淵博的學者說,“那是最沒意思的了。他們既沒有什麼香氣,也沒有什麼臭氣,我咀嚼過好幾本,也談不上有什麼味道,幹巴巴的,連一點兒水分也沒有。”

“可是人們老在裏麵待著,據說他們在裏麵探求知識的寶藏呢!”八哥又說。

“人們?你說他們幹什麼!”這位豬學者說,“他們確實是那樣想的,想在書裏找點什麼東西。我常常看到許多人把那些書翻來翻去,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仍然把書丟在架子上又走了。我保證他們在裏麵連糠渣菜葉都沒有得到一點,還談什麼是寶藏!我可從不做那種蠢事。與其花時間去啃書本,還不如到垃圾堆翻幾個爛蘿卜啃啃。”

“算了吧,我的學者!”八哥說,“一個從垃圾堆裏啃爛蘿卜的嘴巴,來談論書本上的事,是不大相宜的。還是去啃你的爛蘿卜吧!”

心得·啟迪

在什麼樣的環境裏生活,對人的成長進步很重要。然而,環境可以影響人的成長進步,卻不能決定人的成長進步。圖書館不能把豬熏陶成學者。如果自己不爭氣,再好的環境也是沒有用的。有誌氣的小切葉蟻

在密密的森林裏,生活著一群切葉蟻。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爬到大樹上,把樹葉摘下來,切成碎片,運回家中,然後將碎葉反複咀嚼,嚼成一團團葉餡,堆在一間間“蘑菇房”裏,施上糞便,培植蘑菇。

不久,一個個小蘑菇鑽出葉餡,慢慢長大,漸漸成熟。切葉蟻們便帶著子女來到餐廳裏,啃破蘑菇的頂端,津津有味地吃第一道菜——蘑菇黏液。黏液吃完了,又開始品嚐第二道菜——蛋白質。切葉蟻靠辛勤的勞動,總是吃得飽飽的。他們的子女,也一個個長得壯壯的。

眼看小切葉蟻們已經長大,要獨立成家了,父母送給每個子女兩籃又鮮又胖的蘑菇。

小切葉蟻們都說:“才兩籃,怎麼夠吃呢?”

父母立即又摘了幾籃送給他們。子女們還是嫌少。父母再送給他們幾籃,他們仍是不滿意:“這能吃幾天呢?吃完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