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8(2 / 3)

乞丐剛說完,剛才所變出來的一切又都消失了。乞丐又變回了原來那個又老又髒的老頭兒。

乞丐很納悶,問天使說:“這是為什麼?我這個願望說出來之後,為何剛才出現的那些東西全部消失了,我又變得一無所有了呢?”

天使說:“工作是上帝給你的最大的祝福,它能給你帶來一生的財富和幸福。現在你把上帝給你的最大的恩賜扔掉了,當然就一無所有了!”

心得·啟迪

老乞丐的美夢隻是曇花一現,一個懶惰的人是不配享有這樣的財富和幸福的。一個不想付出勞動就想享受勞動成果的人,他的一生將一事無成。畫孔雀

一個國王聽說有一位畫家擅長水彩畫,有一天,他專程去拜訪那位畫家。

“請你為我畫一隻孔雀,”國王要求說。

一年後,他再次登門拜訪畫家。

“我訂購的水彩畫在哪兒?我曾經要你為我畫一隻孔雀。”“你的孔雀就要畫好了,”畫家說。

他拿出了畫紙,不一會兒工夫就畫出了一隻美麗鮮豔的孔雀。國王很滿意,但是價錢卻使他吃驚:“就那麼一會兒工夫,你毫不費力、輕而易舉地就畫成了,竟要這麼高的價錢?”國王問。於是畫家領著國王走遍他的房子,每個房間都放著一堆堆畫著孔雀的畫紙。畫家說:“這個價錢是十分公道的,看起來毫不費力而簡單的事情,卻花費了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了在這一會兒時間為你畫出這隻孔雀,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準備好!”

心得·啟迪

成功的背後一定是辛勤的付出,沒有人能夠不勞而獲。每一次成功表麵的背後其實都有無數次血汗的付出和不斷的努力。奮鬥不息的人生無法用簡單的價值來衡量。泥人過河

某一天,上帝宣旨說,如果哪個泥人能夠走過他指定的河流,他就會賜給這個泥人一顆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

這道旨意下達之後,泥人們久久都沒有回應。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有一個小泥人站了出來,說他想過河。

“泥人怎麼可能過河呢?你不要做夢了。”

“你知道肉體一點兒一點兒失去時的感覺嗎?”

“你將會成為魚蝦的美味,連一根頭發都不會留下……”

然而,這個小泥人決意要過河。他不想一輩子隻做這麼個小泥人。

他想擁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得先過地獄。

而他的地獄,就是他將要去經曆的河流。

小泥人來到了河邊。猶豫了片刻,他的雙腳踏進了水中。一種撕心裂肺的痛楚頓時覆蓋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腳在飛快地溶化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遠離自己的身體。

“快回去吧,不然你會毀滅的!”河水咆哮著說。

小泥人沒有回答,隻是沉默著往前挪動,一步,一步。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選擇使他連後悔的資格都不具備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個殘缺的泥人;在水中遲疑,隻能夠加快自己的毀滅。而上帝給他的承諾,則比死亡還要遙遠。

小泥人孤獨而倔強地走著。這條河真寬啊,仿佛耗盡一生也走不到盡頭似的。小泥人向對岸望去,看見了美麗的鮮花、碧綠的草地和快樂地飛翔著的小鳥。也許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他付出一切也幾乎不能抵達。上帝沒有賜給他出生在天堂當花草的機會,也沒有賜給他一雙當小鳥的翅膀。但是,這能夠埋怨上帝嗎?上帝是允許他去做泥人的,是他自己放棄了安穩的生活。

小泥人以一種幾乎不可能的方式向前挪動著,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魚蝦貪婪地啄著他的身體,鬆軟的泥沙使他每一瞬間都搖搖欲墜,有無數次,他都被波浪嗆得幾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來休息一會兒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會永遠安眠,連痛苦的機會

都會失去。他隻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奇妙的是,每當小泥人覺得自己就要死去的時候,總有什麼東西使他能夠堅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過了多久——簡直就到了讓小泥人絕望的時候,小泥人突然發現,自己居然終於上岸了。他如釋重負,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身上的泥土玷汙了天堂的潔淨。他低下頭,開始打量自己,卻驚奇地發現,他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一顆金燦燦的心,

而他的眼睛,正長在他的心上。

心得·啟迪

作為一個小小的泥人,他隻有以一種奇跡般的勇氣和毅力,才能夠讓生命的激流蕩清靈魂的濁物,然後,照到自己本來就有的那顆金質的心。我們的理想也隻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終得以實現。做得更好

一個年輕人在一座土窯前,看見了一位剛開始學習燒製陶器的老人。這時,老人正用木棍把二十多個剛剛出窯的陶器打得粉碎。

年輕人不解地問老人說:“你為什麼要將這些剛出窯的、精心燒製的陶器全毀掉呢?”

老人回答道:“這一窯的火候沒掌握好,它們全都是廢品。”

年輕人非常惋惜地說:“可是你把它們都打碎了,花費的心血不是白白地浪費掉了嘛!”

老人說:“沒什麼值得可惜的,我相信下一爐會燒得更好。”

年輕人若有所思地離開了。

心得·啟迪

追求更好,於是每一次更好都成了失敗。越是失敗,才更要追求更好。沒有一次次的失敗,就沒有永遠的成功。兩隻螞蟻

非常不幸,兩隻螞蟻誤入玻璃杯中。

他們慌張地在玻璃杯底四處觸探,想尋找一個縫隙爬出去。不一會兒,他們便發現,這根本不可能。於是,他們開始沿著杯壁向上攀登。看來,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

然而,玻璃的表麵實在太光滑了,他們剛爬了兩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

揉揉摔疼了的身體,爬起來,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們又重重地跌到杯底。

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爬到杯口,可惜,最後一步卻失敗了,而且,這一次比哪次都摔得重,比哪次都摔得疼。

好半天,他們才喘過氣來。一隻螞蟻一邊揉著屁股,一邊說:“咱們不能再冒險了。否則,會摔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隻螞蟻說:“剛才,咱們離勝利不隻差一步了嗎?”說罷,他又重新開始攀登。

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攀登,他到底摸到了杯口的邊緣,用最後一點力氣,翻過了這道透明的圍牆。

隔著玻璃,杯子裏的螞蟻既羨慕又妒忌地問:“快告訴我,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杯子外邊的螞蟻回答:“接近成功的時候可能最困難。誰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喪失信心,誰就可能贏得勝利。”

心得·啟迪

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我們從小就要注意培養這種品質。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要喪失信心心:不論陷入多麼艱難的境地,都不要放棄努力。

勝利,往往就出現在“再堅持一下”之後。窮人和富人

“幫我出個發財的主意吧,大哥!”一個窮人懇求一個富人。

“早晨早起一個鍾頭,晚上晚睡一個鍾頭。”富人說完就走了。

第二天,這個窮人比平時早起了一個鍾頭,又比平時晚睡了一個鍾頭。使他奇怪的是自己並沒有發財。

第三天,窮人一起床就急急忙忙去找富人。

“我說大哥,你的法子不靈啊!”窮人朝富人抱怨道。

富人聽窮人講了一遍經過以後,說:“我是讓你每天早起一個鍾頭,晚睡一個鍾頭。”他故意把“每天”兩個字說得很響。

窮人隻得怪自己開始時沒聽明白。他隻好回家重新實踐。

三個月以後,窮人和富人又相會了。

“怎麼樣,老弟,嚐到甜頭了吧?”這回是富人先發問了。

“啥甜頭兒,你這法子可把我坑苦了。白搭上工夫不說,還多花了幾十塊煙錢。”窮人看來又沒有發成財,對富人一肚子牢騷。

“你是按我的主意辦的嗎?’富人奇怪地問。

“是啊!這三個月,我每天早起一個鍾頭,晚上晚睡一個鍾頭。”窮人也故意把“每天”兩個字說得很響。

“那你早起晚睡得來的時間都幹什麼了?”富人又問。

“幹……什麼了?”窮人愣住了,“你沒讓我幹什麼呀?”

富人知道他無法幫助這個窮人了,掉頭離去。

心得·啟迪

任何成功,都是靠奮鬥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靠勞動獲取的。一個什麼事都不幹的人,他是不會有任何收獲的。勤勞的人抓緊時間幹,懶惰的人抓緊時間玩。同樣都是抓緊時間,但意義大不相同。老鷹和蝸牛

世界上隻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還有一種,就是蝸牛。老鷹和蝸牛,從來沒有人把它們聯係在一起。它們是如此的不同:鷹矯健、敏捷、銳利;蝸牛弱小、遲鈍、笨拙。鷹殘忍、凶狠,殺害同類從不遲疑;蝸牛善良、厚道,從不傷害任何生命。鷹有一對飛翔的翅膀;蝸牛背著一個厚重的殼。

與鷹不同,蝸牛到達金字塔頂,主觀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執著精神,客觀上則應歸功於它厚厚的殼。蝸牛的殼,非常堅硬,它是蝸牛的保護器官。據說,有一次,一個人看見蝸牛頂著厚重的殼艱難爬行,就好心地替它把殼去掉,讓它輕裝上陣,結果,蝸牛很快就死了。正是這看上去又粗又笨、有些負重的殼,讓小小的蝸牛得以萬裏長征,到達金字塔頂。在登頂過程中,蝸牛的殼和鷹的翅膀,起的是同樣的作用。可惜,生活中,大多數人隻羨慕鷹的翅膀,很少人在意蝸牛的殼。

心得·啟迪

老鷹與蝸牛的兩種奮鬥精神都值得我們景仰,我們需要的是學習它們那種永遠向前,拚搏不懈的精神。綿羊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