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羊哭喪著臉向造物主請求:“給我一個再造的機會吧!把我變得無比威武強大,不再老受欺負,好嗎?”
造物主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的,這一次我破個例,按你自己的願望吧!”
“先把這身倒黴的皮毛換一換,潔白從來是軟弱的象征。”綿羊說,“我要像刺蝟一樣,全身披滿尖刺。”
“可以。”
“當然,頭部最重要,我要有獅子頭了威風凜凜的鬃毛,再配上大象的長鼻子,野豬的獠牙。”
“可以。
“還有,腿腳不利索也不行,我要有獵豹善於奔跑的四蹄。”
“可以。”造物主問,“再仔細想想,還有哪個更重要的地方需要變?”
綿羊說:“對了,更重要的是還應該有老虎那根鋼鞭似的尾巴.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綿羊的請求一一得到滿足,便興衝衝地回到草原,大搖大擺地走著,遠遠看見了老狼。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綿羊揚起鬃毛,張開全身尖刺,伸展長鼻子,搖動硬尾巴,撒開四蹄,向老狼撲去。
老狼麵對怪物,慌了,不敢貿然應戰,隻是使了慣用的手段,聲嘶力竭地長嚎起來。
聽著老狼這一嚎叫,綿羊嚇壞了,早忘了自己是經過再造的,一下子嚇癱在地,發出一陣可憐的叫聲。
“哈哈,原來是一隻化裝了的綿羊!”這一回,輪到老狼撲上去了……
造物主見了,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可憐的綿羊,隻是外表有了改變,內心不變,結局還是一樣啊!”
心得·啟迪
一個人的行為,不僅取決於外表的力量,更取決於自己內心的力量。弱者想變成強者,光改變外形遠遠不夠,還必須具有強者的心態和本領。要成為真正的強者,必須靠自己拚搏奮鬥。指望別人賜予,永遠靠不住。紅桃子的夢
運桃子的大車駛出樹林,嘎吱吱,嘎吱吱……
車上有隻紅紅的桃子,看上去已經很熟了,這時候,她正甜滋滋地想:大車會將我們運到哪裏去呢?不管到哪裏吧,肯定是將我們種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去,讓我們變成一棵棵美麗的桃樹。
她正想著,嘎吱——大車軋著了一塊石頭,發出了一陣輕微的抖動。她身體一顛,咕嚕——掉到了地上,正好掉在石頭旁邊。她痛得哎喲叫了一聲,嘴巴已經咧開了。可是她的叫聲被大車的車輪聲吞沒了,趕車的翹胡子大伯根本就沒聽見。
嘎吱吱,嘎吱吱……大車漸漸遠去了。
紅桃子孤零零地待在地上,她哭了,哭得很傷心。石頭聽見了,奇怪地問:“紅桃子,你哭什麼呢?”
“我想變成一棵美麗的桃樹,現在一點希望也沒有了,我能不傷心嗎?”
石頭一聽是這事,不禁笑了:“每隻桃子都想變桃樹嗎?”
“對,這是我們桃子的夢想呀!”紅桃子回答說。
“那你現在更不應該哭了。”
“為什麼?”紅桃子驚奇地問。
“你在大車裏,被運到城裏去,是賣給城裏人吃的,那些城裏人吃掉桃子肉,就會將桃核扔進垃圾箱,那你是絕不可能變成桃樹的。你現在掉在這裏,隻要鑽進土裏,幾年後就會變成一棵美麗的桃樹。你應該高興才對呢!”
“啊,是這樣。”紅桃子明白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又發愁了,我又沒手沒腳,怎麼鑽進泥土裏去呢?”
“別急,你耐心等著吧!”
這時,遠遠地一隻梅花鹿跑來了。石頭說:“瞧,梅花鹿來了,你別怕,讓他踩一下!”
紅桃子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覺得眼前一花,“啪!”
身子被重重地踩了一腳,被踩扁了。梅花鹿“咯咯咯”地跑遠了,紅桃子又大哭起來:“哇,我好痛呀!”
石頭說:“哭什麼呀!這是好事呀!你瞧,你已有一半陷進泥土裏了。”
“可是我被踩扁了,我痛呀!”
“你要變成美麗的桃樹,怎麼能怕痛呢?”
紅桃子想了想不做聲了:石頭說得對,為了變成美麗的桃樹,我不能怕痛。
過了一會兒,一隻大狗熊哼味哼著過來了。
這回紅桃子忍住痛,還一邊暗暗說:大狗熊,你使勁踩我一腳吧!大狗熊過來了,果然狠狠地踩了她一腳,這次紅桃子整個身子都被踩進了泥土,一下子暈過去了。石頭看了看被埋進土裏的暈過去的紅桃子,說:“好樣的,紅桃子,你一定會變成一棵美麗的桃樹的。”
過了幾個月,紅桃子變成了小樹苗。
幾年後的春天,這兒出現了一棵美麗的桃樹,粉紅色的花像節日彩燈開滿了樹枝。呀,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桃樹,紅桃子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心得·啟迪
每個人都會有夢想,可是要實現這夢想可不容易,要經過奮鬥,要經曆種種磨難。紅桃子就是經受了這樣的考驗,才變成一棵美麗的桃樹的。成功實現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隻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製服。因為他隻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衝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13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裏去,地麵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遊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裏,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人們從此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大禹也成為人們深深愛戴的英雄。
心得·啟迪
我們的民族從來就是勤勞、智慧、勇敢和堅毅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大禹以堅忍不拔的氣概完成了曆史使命。並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在災難麵前,一個人的堅韌甚至可以成為所有同伴的希望,這就是英雄的力量。臥薪嚐膽
春秋末年,吳國和越國長期爭霸,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被迫帶著夫人到吳國做奴仆。
在吳國,勾踐被差遣去給吳王做馬夫,給吳王養馬。一次,吳王來騎馬,上馬時不要馬凳,卻要勾踐跪在地上,踩著勾踐的頭上馬。這樣還不算,吳王又自己坐在馬上,讓勾踐牽著馬走,大臣們則跟在身後喊:“快來看哪,昔日的越王今天給我們吳王牽馬啦。”街市上的行人紛紛將雜物扔向勾踐,勾踐低垂著頭,一聲不吭。
就這樣,吃的是糟糠野菜,穿的是破衣爛衫,忍受著奇恥大辱,在吳國待了整整三年,勾踐才被放回國。
回國後,勾踐不敢忘記滅國的恥辱。他不住在宮殿裏,而是住在宮外的草房裏。草房裏也沒有床,隻是在地上隨便鋪了一點柴草,就睡在柴草上麵。他還在草房中掛了一顆苦膽,每天吃飯、睡覺之前,都要先嚐一嚐苦膽的味道,以此激勵自己。
當時正值春日。為了鼓勵百姓多種糧食,勾踐親自下田插秧,同時讓夫人帶領眾大臣的夫人們紡線織布,帶動了越國的生產發展。沒過幾年,越國漸漸富裕了起來,軍力和財力都大大得到了增強。
越國終於發兵,打敗了吳國,報了仇。
心得·啟迪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奮發圖強,最終打敗了吳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隻要痛下決心,不怕吃苦,不忘恥辱,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考得不好或受到挫折,也要象越王那樣,發奮圖強,決不放棄,向自己的目標不懈前進,就一定能夢想成真。墨池
晉代有位大書法家王羲之,人稱書聖,他寫的《蘭亭集序》,燦爛如圖畫,和諧似音樂,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成就登峰造極,無人能和他相比。
王羲之很小就喜歡練字,七歲開始跟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他學習很努力,並且刻苦練習,衛夫人很喜歡這個勤奮的學生。
後來王羲之又遊曆了許多名山大川,見到了許多書法名家的手跡。他一個一個地臨摹,把每個字的特點弄清楚,然後回家練習。
王羲之家院子裏有一方池塘,就在他書房的外麵。池塘邊有一株老樹斜長著,樹枝拂著水麵,池裏的水很清澈,能見到小魚去咬浮在水上的樹葉。王羲之有個小表姐,最喜歡在池邊玩。後來,他的小表姐到其他地方去了幾年,再來他家時,驚奇地發現池水已變黑了,再也看不見裏麵的小魚兒了。原來,是王羲之每天在池水中洗硯、洗筆,將池水染黑的。
在這樣的刻苦練習之下,主羲之的筆力大進。有一次,有人請王羲之在木板上題字,工人在用刀刻字時,竟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王羲之終於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