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有島,一分為三,沒有前任留名,總是默默無聞。不過我也不敢弄斧於班門,終究隻是過客,靜待有緣人吧。
道路直行,寶象莊嚴,想來是黃色油漆印刷在外。自然不用想是否黃金所作,想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以我國民純良之風,頂多一個晝夜,就有大批人淘金。不過凡事都有好壞,舊金山就是這樣興起的呢,隻是為什麼是在美國?千年前曾有一人,書法連城,點石成金,就連過年貼在門上的對聯都不能沐浴日光達12個時辰,可為什麼最後隻成就了王羲之一人?
美國文化尊崇自由?
中華文明虔誠統一?
老美講究移民,直接拿來對方頂尖人才,隻要你有才——給房子,給車子,給女子,給票子(兒子還是要自己親力親為的,不能勞駕旁人);咱中國講究學習,把對方的長處學到自己身上,為我所用,師夷長技,三人行必有我師,但內心身處對外人還是排斥。
不知道哪種好&哪種壞,不過從我國五千年發展來看&從美國兩百多年精進來看:政權上中國的周期率較短,老美更長一些(君不見美利堅立國至今近三百年,居然還能縱橫捭闔,這要在我中國,曆朝曆代恐怕現在已是駱駝數稻草了)。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欠缺公平,老美其實也是改朝換代,隻是他姿態平緩一一轉換;而我國雖是道德真經原產,可卻學到大一統集權,法家更有市場!
嗜殺
美國人民有發泄渠道,總可以發現大患之發端;而我國則是高壓鍋,要麼大亂,要麼大治,能平穩如斯的還真不多。其實也怪不得先人,但凡要源遠流長,必然推動道家思想,可道家思想真髓即是“自然”。可一旦如此,那就是把國家化作洪流,把那領袖化作小舟,可能達到治民如水,畢竟無為而為的要求實在太高。
據我看來,能達到這一高度的基本都是開國之君,那些人當真是能向天再借500年。君不見有多少開國之初不是休養生息,任其自由,可一旦傳到後世之君,那就糟糕。他們沒有屍山血海的衝殺,老師教得再好也隻能說明老師選的好,而於己則是戰戰微微了。
如果換做是你,你是願意修煉自身,提升修為,繼續開化人民,駕怒海之扁舟,如履薄冰;還是想一道製度打下,化活水為死水,隻要立於湖中高塔,任他春秋冬夏?千言萬語就是一句話——我不想觀潮,你也不要亂跑。別忘了,人性本惡,人性本懶,那些在前朝痛罵皇帝無道的名臣大多是憤青。如果有朝一日他也坐上那把椅子,感受到身後異乎尋常的親和,感受到身前山呼海嘯的吸引,把持得住?是不是那時還能記得一簞食一瓢飲?
老美立國72賢就考慮到這點,當然也是國情,如果當時他們也效法中國,在那樣的國際環境下,不可能類似古中國管好自己即可。如果不能迅速積累人才,增強實力,那在大航海時代的全球互搏,會毫不留情予以致命打擊,怎麼辦呢?沒有足夠的時間吸收同化,隻能是“拿來”,想要推動此等政策,豪奪遠不如巧取。這72人雖是罕有匹敵,可終究不能肉身成聖,終究要己中遊,那時又當如何?
震驚寰宇,遠超當時當世的“1787年憲法”破繭成蝶,至今我都察覺來自太平洋彼岸隱隱傳來的強勁脈搏,渾不似兩百多歲的老人了。正是在這一憲法的護航下,以此為內在的製度悄然建立,對內維持穩定;如此還稍顯不足,又一創舉見其偉大——全民持槍(成年人即可),全民皆兵(縱使二戰沒有尼米滋,小日本可敢登陸),對外宣示不可侵犯!難道美利堅憑借的隻是地理位置嗎?難道真是綠卡有什麼魔力嗎?醉翁之意不在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