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榮光被送去的地方靠江的江南農村,整個村莊透著濃厚的貧瘠氣味,房子都是七十年代的破敗磚瓦房。
如今大環境好,農村全部都是村村通水泥路的前提下,這裏依然是泥濘小路。
崔榮光深一腳淺一腳地跟著接他的領頭人往所謂的“集訓中心”走去。
“教練,這地方破成這樣,能集訓個什麼玩意?”
崔榮光甩了甩腳上的泥土,十分不滿地嘲諷。
領隊人是個十分壯實的中年男人,自稱賈浩,讓崔榮光喊他賈教練。
賈浩話不多,一言一行都透露出軍人嚴謹又利落的風采,崔榮光認為他應該是個“真”教練,便自作主張去掉了他的姓氏“賈”。
賈浩回頭掃了一眼正在旁邊枯草上擦拭鞋板底泥土的崔榮光,言簡意賅地解釋:“前麵有個廢棄的軍隊遺址,我們改造修葺了一下,現在用來給你們集訓。”
崔榮光不擦腳了,抬眼望了望前方,用一種了然的眼神對視了下賈浩。
提著行李箱,崔榮光跟了上去。
確如賈浩所說,在他們步行了二十分鍾左右後,出現了一個很寬大的圍牆。
圍牆將村莊跟裏麵一分為二,外麵依然是破敗的小村莊。
而裏麵則是規規整整的一排平房,雖然設施簡陋但依然很正規的訓練設備,以及穿著迷彩正在站軍姿的一隊少男少女。
崔榮光挑挑眉,來了興趣。
“這裏的訓練是封閉式的,一個月一期。你來得晚,這一期隻有半個多月時間了。”賈浩給崔榮光普及,隨後帶著他往裏麵走。
崔榮光跟上,就在他準備進門時,發現院牆不遠處又幾棟磚紅色建築。
跟這裏的大基調不同,且不說破敗的小村莊,就是臉翻新的基地在那幾棟嶄新的建築麵前也失去了風姿。
“那是什麼?不是我們基地的?”崔榮光抬了抬下巴,示意旁邊的建築,詢問。
賈浩順著崔榮光的目光掃了一眼,簡言道:“學校。”
崔榮光聳聳肩,了然。
出生在軍事世家,對政界也有所了解。
如今上麵對教育和扶貧抓得緊,有很多好政策,比如學校這塊,都是上麵撥得財政款蓋得新樓房。
苦了誰也不能苦了孩子,缺了什麼也不能缺了教育。
崔榮光的腦海裏突然想起某人在央視新聞裏的大會上說的話,打了個寒顫,趕緊甩甩頭,壓下所有想法,跟著賈浩進了基地。
同一時間,隔壁學校的校長室裏。
“沈老師,你上得語文課孩子們很喜歡,我想跟你商量下,能不能為我們開一節娛樂課?”校長和藹可親地詢問。
沈沫冰反問:“娛樂課?”
“是這樣的。”校長侃侃而談,“我們這邊很落後,老師也少,還不專業。我想著你來自大城市,想讓你教授學生一些音樂等有趣的東西,拓展一下孩子們對外界的認知。”
沈沫冰點頭,大致明白了校長的想法。
“可以。”沈沫冰沒有猶豫,應了下來。
如果沈沫冰知道,自己應下這個要求的第二天就會出事,她此刻就不會如此果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