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零核世界”仍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追求
時事報道
作者:楊承軍
當前,國際社會明確支持“零核世界”的國家已達170多個。遏製核武器發展,已成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
當前的世界核形勢,雖然基本維持著相對穩定的基本格局,但戰略博弈仍然激烈--核大國繼續謀求提高核武器質量及實戰化水平,核門檻國家竭力謀求核地位合法化,還有一些國家積極獲取核技術、甚至力圖發展核武器,核擴散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製。
世界核擴散局勢繼續蔓延成為世界核形勢的主要特點之一。此外,核安全仍然是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今後的一年,世界核軍備控製、核裁軍仍將是形勢主流,實現“零核世界”仍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追求,但進程將充滿變數,發生核事故甚至爆發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在此,從六個方麵對世界核形勢前景進行展望。
一是核軍控、核裁軍仍是國際核形勢發展主流。當前,國際社會明確支持“零核世界”的國家已達170多個,可見遏製核武器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基本共識和共同願望。雖然西方大國仍在不遺餘力地改進和更新核武器、提高核實戰化水平,一些國家仍在大力發展核技術、儲備核材料,但這些都不能改變核軍備控製的發展趨勢。
二是西方核國家將繼續推進核實戰化進程。美國將繼續對老化核武器、核設施進行技術改造,繼續研發新型核武器,繼續推進導彈防禦係統在亞太和歐洲地區的部署。俄羅斯稱已掌握美國反導係統的關鍵技術,將會有針對性地發展導彈武器係統,提高核武器的突防性能。英法將繼續對核武器進行現代化改造,積極研發新型核武器,並計劃在局部戰爭中使用。
三是國際社會將對我國施加更大的核裁軍壓力。2012年11月14日,美國著名學者傑米·克勞福德在“有線電視新聞網”發表《中國:讓我們談談你的核武器》文章指出,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推進軍隊現代化,包括核能力建設,鼓動國際社會要對中國提高警惕、將其納入核裁軍談判進程。對此,以西方大國為首的30多個國家也先後提出要求中國參與國際核裁軍。
四是核門檻國家力圖實現武器化。以色列將繼續在德國引進潛艇上加裝核武器,印度將繼續引進可搭載核武器的先進潛艇或戰機,巴基斯坦將大力發展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技術,朝鮮正在加速研製遠程彈道導彈。這些國家都在極力謀求懾控或抗衡敵手的非對稱軍事能力。
五是日本國內發展核武器的呼聲日趨高漲。2012年11月初,聯合國裁軍及國際軍事委員會提出一項旨在減少核武器的決議草案,遭日本政府拒絕。美國專家分析,日本此舉是為今後發展核武鋪路。日本媒體5月民調顯示,國內讚成發展核武的支持率高達63%。日本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武器級鈈持有國,可生產上萬枚核彈,並在以每年5噸左右的速度遞增,具備年產60枚核彈的能力;日本還掌握增殖反應堆技術和先進運載火箭技術。
六是核安全合作將進一步拓展。國際社會在核安全合作的形式、深度和廣度上將有新的發展,特別在核材料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環節,都將在嚴格責任管理、完善法規體係、優化機製體製、排除安全隱患等領域加強溝通、互通有無和優勢互補。
麵對不容樂觀的國際核形勢,我們應密切跟蹤世界核形勢動向,特別是核大國核戰略調整動向、核力量發展及核武器更新等信息;緊密跟蹤世界核軍控、核裁軍及核擴散趨勢,加強對我國核戰略理論研究,積極做好應對應對各種核意外、核事故準備,確保我國的核武器、核設施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