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
隨著那人接近,眾人紛紛轉身,“諸位王爺都在,皇太孫。”
那人連連施禮,目光始終落在皇城位置,來人正是長興侯耿炳文,昔日追隨朱元璋打天下僅剩的老部下,一直統領守衛皇城部隊,這一刻,朱元璋突然召見,眾人心知肚明,必然是要保證皇城安穩。
耿炳文不敢耽擱,皇命下達,立刻乘車而來,快行幾步,早有太監在門口守著,見是侯爺,“皇上一直等著侯爺。”
“走。”
耿炳文進入,皇城大門再次關閉,這耿炳文究竟是何方神聖,朱元璋得天下之後大殺功臣,除了幾個辭官歸隱的之外幾乎殺絕,為何偏偏留下這個人,而且委以重任。
耿炳文的父親名叫耿君用,跟隨明太祖朱元璋渡長江,因戰功累升至管軍總管。增援宜興,和張士誠的部隊進行激烈爭戰,最後耿君用戰死。耿君用死後,耿炳文承襲父職,率領著他父親的軍隊。
耿炳文攻取廣德,進攻長興,打敗張士誠的大將趙打虎,繳獲戰船三百餘艘,生擒敵軍守將李福安等人,攻克長興。長興地處太湖口,陸上通廣德,與宣、歙等地接壤,是江、浙的門戶。
明太祖得到長興,十分高興,將長興改名為長安州,並在此地設立永興翼元帥府,任命耿炳文為總兵都元帥,守衛長安州。
亂世出英雄,其中除了一個了不起的謀士,名叫溫祥卿,因躲避戰亂前來歸附,耿炳文把他請入幕府,委以重任,製訂防禦計劃。
張士誠的左丞潘元明、元帥嚴再興率兵進犯長安州。耿炳文奮力反擊,大敗敵軍。此後,張士誠再次派司徒李伯升率兵十萬,分水陸向長安州殺來。當時城內隻有守兵七千人,朱元璋十分著急,連忙命令陳德、華高、費聚前來增援。
誰知李伯升黑夜偷襲援軍營寨,幾位大將潰散。耿炳文固守城池,敵方攻擊十分猛烈,耿炳文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防禦。戰爭持續一個多月,始終無法攻破,常遇春率兵增援,李伯升棄營逃跑,耿炳文乘勝追擊,追殺李伯升軍隊五千餘人。
第二年,明太祖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衛親軍指揮使司,任命耿炳文為永興衛親軍指揮使。不久,張士誠出動大軍,並派他的弟弟張士信來爭奪永興。耿炳文打敗張士信,並俘虜敵軍元帥宋興祖。
張士信大怒,大軍圍城。耿炳文和費聚迎戰,又大敗敵軍。長興是張士誠的必爭之地,耿炳文在此堅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敵眾,大小十幾次戰爭,戰無不勝,使得張士誠的目的不能得逞。
耿炳文擅守,為人盡忠職守,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得以幸存,邁開大步,跟著太監趕奔朱元璋住處,身為老臣,得知皇上病重,不由得心頭一酸。
“你來了。”
剛剛幾天,朱元璋仿佛換了一個人,合衣躺在那,不再是那個讓人敬畏的天子,此時更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老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嗬嗬一樂,“起來吧,這些話騙了朕幾十年,到了現在,還要騙朕不成!”
“皇上鴻福齊天,一定不會有事。”
“生死由命,朕已經知足,唯一放不下的隻有大明的天下。”
耿炳文起身,站在旁邊一言不發,這同樣是耿炳文的個性,朱元璋點頭,“今天把你叫來,為的就是這件事,這幾天,朕一直在想這件事,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做出什麼選擇,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的未來,不要怪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