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子元點著地圖,何三亮沉思了一下之後,從身後警衛員身上的挎包內掏出一支紅藍鉛筆,在地圖上將長治日偽軍南下的所有路線標出來之後,沿著長治至高平的公路沿線一直順到高平縣城後。
手中的紅藍鉛筆,又在潞東分區留守部隊駐地標了出來。在用紅藍鉛筆,將留守部隊的駐地與長治城連到一起之後才道:“我的意思是,對長治南下的日偽軍阻擊是必須的。但是不要用潞東分區的部隊,而是用高平留守的四分區部隊。”
“在高平與長治交界處望雲、神農、南山、曹家溝一線,采取梯形配置、層層阻擊的辦法,將其增援部隊牽製在高平與長治交界處。等到南下的日偽軍出發之後,留守部隊在直插長治城下。”
“不必搞什麼虛張聲勢,直接來一個強攻。長治日軍獨立步兵十四旅團新調任來的那個元泉馨,雖然擔任過師團參謀長,但並未實際指揮聯隊以上級別部隊作戰。與其說是軍人,倒不如說是特務更多一些。”
“這種日本軍人,一般更多的是陰險與狡詐,野心也往往更大。但是實際作戰經驗不足,在戰場上的決心下的通常很不果斷。指揮作戰上,虎頭蛇尾的時候更多一些。一旦遇到襲擊,與一般日本軍官習慣苦撐不同,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呼叫增援的。”
“這個家夥這次拖拖拉拉的,一天以後才開始行動,就是這種習慣造成的影響。滿心打著即想占便宜,但又怕吃虧的想法。他現在認為我軍主力已經全線展開,估計是感覺到占便宜的時候到了,這才想著要出動。”
“一團現在齊裝滿員、建製完整,就算短時間攻不下來長治城,但是隻要對那個獨立步兵十四旅團部帶來致命的威脅,他以後才會老實下來。他抽調的這點兵力,估計也就是他手中現在能抽調的全部機動兵力了。”
“我現在最擔憂的,不是長治的這個獨立步兵十四旅團。而是駐紮在臨汾的一一四師團,這才是對整個晉中戰場最大的威脅。這個一一四師團是目前整個第一軍,唯一的成建製師團。其所屬兩個步兵旅團、八個步兵大隊,臨汾又與沁水山水相連,威脅遠比其他方向大。”
“相對來說,長治的獨立步兵十四旅團對我們的威脅,遠遠稱不上大。別忘了,留在長治周邊的不僅僅是我們潞東分區的部隊,還有長治所屬的四分區部隊。而這次戰役上級沒有調他們司令員參戰,估計就是擔心長治敵情有什麼變化。”
“老李,你的長處在攻擊上,在於以動製動。相對於這種以靜製靜、以動製動的敵情變化,你恐怕就不如四分區那位首長了。所以這次軍區調你來高平,而留下了四分區那位司令員主持留守部隊全局。也就是針對你們各自的長處,采取的一個辦法。”
“我建議上報軍區,無論去攻擊沁水縣城的兄弟部隊現在戰果如何,都不要被黏在沁水一線。而是立即向西北方向,臨汾與沁水交界處攻擊前進。並快速的在沁水與高平交界處,沿著岔道至柏尖溝一線展開。”
“正像是你說的那樣,隻要給我們爭取二十四小時就足夠了。我的意見是南攻北守,臨汾與長治出動的日偽軍采取分別對待的辦法。全力阻擊臨汾的一一四師團,對於長治出動的獨立步兵十四旅團采取以靜製動的戰術。”
“等到起南下增援部隊與我阻援的部隊打響之後,分區留守部隊對長治城發起全線攻擊。四分區的留守部隊,在高平與長治之間設伏。等南下的日偽軍回援長治的時候,爭取一鼓作氣徹底的解決掉這支援軍。”
“而且都是四分區的部隊,無論是在戰術配合上,還是指揮上都比較統一,相對來說少了外來的幹擾。至於長治城打不打下來,要看南麵與西麵戰場的態勢如何。我估計一旦長治打響,臨汾出動的日偽軍隻能先救援長治。”
“遏製焦作至長治公路的晉城的確重要,但是如果長治丟了,對於日軍來說不僅是一獨立旅團司令部被我軍消滅,最重要的是整個晉東南戰略態勢上的損失,是根本就無法彌補的。在兩廂其害取其輕的前提之下,臨汾出動的日軍不會放棄長治不管的。”
“這樣,我們就減輕了西北方向的壓力,更有利於爭取這關鍵的二十四小時時間。但這個方案關鍵在兩處,一個是怎麼說動四分區司令員,按照我們的方案執行。第二個,就是軍區那邊的看法。隻要軍區批準我們的計劃,第一個問題就不在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