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來,史胖子是坐立不安,在一種患得患失、猶豫不決的心態中倍受煎熬,他無法想象如果四個副會長沒有他會發生什麼事情,恐怕不止是門庭冷落這麼簡單,估計到時候他就成了瘟神,大家無不避而遠之。
離開襄州城倒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他也算是大撈了一筆。可是,別的地方還能帶給他這樣的風光日子嗎?半年下來,史胖子現在對權勢已經是欲罷不能了,那種從高空中墜落下來的巨大落差並不是每個曾經擁有過權勢的人都能安然承受的。又如吸食鴉片,一旦上了癮,怎可能輕易就能舍棄那中在夢幻中飄飄欲仙的美妙感覺?
“李兄弟的一席話使得史某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如果李兄弟不嫌棄,史某願為李兄弟的馬前卒,絕無二心,否則天打雷劈,斷子絕孫!”
史胖子清楚,李少天這是在誠心拉他一把,已經相當厚道了,算是仁至義盡,如果遇上別人,知道自己被他黑了這麼多銀子,到時候他不死也得脫層皮。須臾之間,史胖子就作出了決定,所謂富貴險中求,他決定賭上一賭,於是雙手一抱拳,衝著李少天躬身行禮,宏聲發著毒誓。
李少天走上前笑著扶起了躬身的史胖子,拍了拍他的肩頭後,交給他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三個人名,讓他與這三人多親近親近。史胖子認識這三個人,他們分別是東城、西城和北城的商人,心中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看來李少天已經想好了四個副會長的人選,之所以留著南城的,估計就是等著自己登門。
自此以後,史胖子再也不敢小覷李少天,打心底裏對他產生了一份敬畏,。
與此同時,經過數千名工匠和萬餘名民夫的日夜趕工,曆時近三個月,新軍軍營於五月四日竣工。營房紅磚綠瓦,排列整齊,新奇的布局令人耳目一新。
趙漢於五月五日正式向襄荊地區發出了征兵令,在襄州、房州、均州、隨州和鄧州的州城和下屬的數十個縣裏設立了招兵點。
果然如李少天所料,為了保存實力,鎮兵四大營裏送來的無不是老弱殘兵,經過年齡和體格的兩輪篩選,一萬五千名鎮兵隻剩下了一千餘人,這一千人差不多都來自隨州大營,是顧天威的部下,看來還是顧家比較疼李少天這個表姑爺,想助他一臂之力。
李少天並沒有虧待那些被淘汰的鎮兵,每人發了十兩銀子的安家錢,令那些老弱殘兵感激不已,紛紛感慨其仁慈。這年頭,打仗死了也不過五兩銀子的買命錢,十兩銀子,足夠他們置辦兩畝薄田養家糊口了。
與以往募兵強行往每村攤派不同,此次招募新軍並不采用任何強製手段,隻在各縣縣城設立一個招兵點,采取了自願參軍的原則。
將軍府頒布的征兵令上已經明確說明李少天是此次新軍的統兵大將,而且特別表明新軍軍官將從士兵中間選拔產生。如果換作別人是統兵大將,百姓們恐怕絕對不會相信從士兵中間選拔軍官的這種好事,可是換作李少天那就不一樣了,能跟著李少天打仗絕對是一種榮幸。
出於對李少天的崇拜和信任,襄荊地區的青壯年子弟無不踴躍報名,各報名點聲音嘈雜、人滿為患,尤其是襄州,半夜三更就有人到招兵點前排隊等候,令招兵的官員瞠目結舌。李少天將南城巡守司的軍士們分成數十組,分別下到各縣去協助招兵,防止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最大限度的保證兵源的素質。
各地踴躍參軍的反常現象很快就傳到了將軍府,趙漢聞訊微微一笑,拿出毛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李少天三個大字,然後盯著那三個字沉思了良久。
五月中下旬,各州的招兵點捷報頻傳,紛紛超額完成了招兵任務,總共招募了兩萬八千六百餘人,加上鎮兵的一千餘人,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人,一躍成為規模最大的鎮兵團體,超過了抽調六千人後的襄州鎮兵大營的兩萬四千人。
各地招募的新兵在招兵官員的帶領下相繼趕到了新軍大營,依次住進了嶄新的軍營中。每個縣的新兵都打散安置在新軍大營的10個團級營房中,一人發兩套黑色軍裝,隨著時間的推移,10個團的營房逐漸住滿了襄荊各地的新兵,整個新軍大營喧鬧了起來。
南城巡守司的軍士們紛紛下到連隊擔任教官,每兩人負責一個連的新兵。另外,每個連還配備了一名廚師,職責是教授新兵做飯。新兵們每天都能吃一頓葷菜,主食是大米飯和白麵饅頭,已經超過了牙兵的待遇,對絕大多數從農村出來的新兵來說簡直就是神仙過的日子,一個個吃得油光滿麵,樂不思蜀,生怕被趕回去。
為了防止出現吃得過多而發生撐死的現象,李少天特意強調了一條紀律,每餐飯,新兵最多隻能吃兩大碗米飯或者4個饅頭。
新兵們哪裏知道,為了強化他們的體質,在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中,李少天光在夥食上就貼進去了近二十萬兩銀子。直到度過了新兵期,夥食標準這才降了下來,改為每兩天一頓葷菜,主食則是糙米、大米、白麵、雜麵搭配,堪比牙兵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