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2 / 2)

三、讓幼兒對同一對象進行反複觀察

幼兒的觀察能力是有限的,他們的記憶力和表現力普遍存在暫時、表麵和膚淺的特點。如果隻觀察一次,幼兒便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必須對同一對象進行反複觀察,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在讓孩子觀察“籬笆”時,第一次觀察他們對“籬笆”的概念還是模糊的,而反複觀察後,他們對“籬笆”產生了清晰的表象,在操作過程中,幼兒便能很輕鬆地畫出好看的“籬笆”,而且會有不同造型,顏色搭配十分得體。可見,重複觀察改變了過去畫“概念畫”的情況。在觀察動物形象時,我們可以先采用提問的形式,如:“喜羊羊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灰太狼有什麼不一樣的特征?”加深孩子們對形象的認識,使孩子們的觀察不僅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是更深入。隻有深入觀察了,孩子們才會創造出具體形象的美術作品。

從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喜羊羊與灰太狼”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卡通形象,不論是動畫片還是故事書,孩子們已經看了不下十遍,所以孩子們對這樣的卡通形象的觀察不僅僅停留在表象的認識上,而是深入孩子們的心裏,所以讓孩子們繪畫或是創作一些關於“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美術作品,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事情。因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隻有反複觀察才可以深入人心,才能在創造作品時,準確地提取觀察到的信息,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采用遊戲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觀察

幼兒有意注意較差,要求他們長時間專注地觀察一樣東西是困難的。因此,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用遊戲方式吸引幼兒觀察。例如在“喜羊羊與灰太狼”美術活動中,整個活動都貫穿在遊戲中,創設幼兒感興趣的情境,以遊戲形式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其效果比讓幼兒專注地觀察的效果要好得多。這樣,幼兒在遊戲中不僅玩得快樂,同時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當然,一幅幅逼真的作品就會出自孩子之手。除了在這個案例中使用到遊戲形式,其他美術活動也可以采用遊戲形式,例如在教孩子們畫小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一起玩小魚遊的遊戲,通過遊戲,引導孩子觀察小魚的樣子和遊動起來的形態。然後進行創作,孩子們的畫麵便逼真了很多,各種各樣遊動起來的小魚便鋪滿整張畫紙。我們在組織這樣的美術活動時,不要局限於室內,其實室外也是一個很好的遊戲場所,我們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帶孩子們去室外,一邊遊戲一邊引導孩子們進行觀察,這樣既不死板又讓孩子們帶著愉快的情緒觀察到了內容。在觀察過程中,幼兒增長了知識,並畫出了很多美麗的美術作品。

美術活動中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幼兒形成廣泛的聯想與靈活的思維,有利於幼兒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見識,使他們的美術技能技巧得到廣泛應用。美術活動,是一種創造美的活動。幼兒美術活動的主體是幼兒,要千方百計創造機會,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這一主體與創造美的美術活動真正融合在一起,引導幼兒不斷創造美,在幼兒園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我們要積極引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觀察能力,在創造性繪畫活動中不斷強化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幫助幼兒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人類美好明天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