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太太的決心(1 / 2)

杜府香福園裏,大夫人正氣咻咻地向杜宏昌抱怨著:“……老爺先前還教訓我不該說出什麼分家的話來,說什麼兄弟同心,這會子倒好,二房裏謀了外放,老太太就應承了要分家,分明就是偏著他們。還有大姑娘和二姑娘,怎麼說也是長房嫡出的,就算不念著我這作繼母的,好歹也該想著老爺吧,怎麼就一心關照著二房,真真及不上我們若瑤半點……”

杜宏昌想到之前榮親王蕭琰隻是在府門前與自己寒暄幾句,連門都不肯進,分明是有所避諱,一時滿心憤憤,打斷她道:“說這些有何用,老太太為何要提出分家之事,又請了族裏叔伯們過來你可知道?”

大夫人被他問得一愣,呐呐道:“不就是二房要外放了,又要開祠堂重修族譜麼?”

杜宏昌卻始終覺得不是那麼簡單,皺眉道:“若真是二弟要去任上,為何先前不曾聽到半點風聲,而這回老太太卻不肯跟了咱們或是二弟,反倒要回徽州老宅呢?”

大夫人也是摸不著頭腦,道:“要不要使人去打探打探?”

杜宏昌想了一會:“老太太那邊怕是探不出什麼,二弟妹倒是個素來藏不住事的,你明日設法去她那裏打探打探。”

正說話間,丫頭進來稟道:“老爺,夫人,壽安堂的藍琴姐姐傳話說,老太太請老爺過去說話。”

杜宏昌不想這會子老太太竟然要見他,前些時候他去壽安堂求見老太太都被拒了,不知這時卻是為了什麼。他點點頭臉色有些陰沉:“知道了。”

大夫人倒是有些不放心:“老太太該不會是要請老爺過去說分家的事吧?老爺您可不能一時心軟,答應把京中這些鋪麵留給二房,雖然船行咱們得了,但原本就是長房的,您可不能糊塗了。”

杜宏昌有幾分不耐地起身道:“就知道這些,真是婦人見識。”拂袖出門去了。

到了壽安堂,他徑直到了正房,隻見老太太一人坐在正中的太師椅中閉目捏著佛珠,那幾位叔伯太太倒是不見人影,連房裏伺候的小丫頭都屏退了。

見他進來,老太太睜開眼,微微露出一絲笑容:“來了,坐吧。”

杜宏昌不敢怠慢,上前作揖道:“老太太。”這才到一旁坐下。

“這幾****身子不好,又有幾位叔伯太太在跟前說話,就不曾叫你來說話。”老太太慢慢撥弄著佛珠道,“今兒我叫了潘氏到跟前,說了分家的事,她說與你聽了吧?”

杜宏昌少不得答道:“她已經說給兒子聽了,隻是這分家的事是在非同小可,還請您三思。”

“當初在徽州,雖然你與宏茂不曾入仕,富貴也不及如今,但終究是兄弟齊心,也不曾敗了你們父親留下的家業,所以我留著你們兄弟二人合府而住。如今你出息了,心思也大了,你兄弟還是個不成器的模樣,我不能由著他這般下去,帶累了你。”老太太緩緩道。

杜宏昌忙道:“二弟雖然行事有些荒唐,但總是孝順聽話的。就算是要放了外任,也不必分家這般嚴重。”

老太太擺擺手:“他放了外任也是想著能磨礪他一番,自然是要安生待在任上,你弟妹雖然瞧著厲害,終究是婦道人家,又年輕,沒個為了伺候我留了她在京中的道理,少不得要帶著幾個孩子跟到任上去,若是還讓他們在公中支取銀錢開銷也不便宜,倒不如分開了,各過各的,想來也是皆大歡喜。”

杜宏昌一時想不到話來反駁,隻得低了頭,好一會道:“那老太太就隨了我在京中住著吧,若蘭若華若瑤幾個姐妹也都在京裏,時時可以回來瞧瞧您。”

老太太看著他,目光深沉,輕輕笑道:“我自打當年嫁給你們父親便一直住在徽州,雖然不及京中這般繁華熱鬧,但總是舍不下,氣候也比京中暖和,所以我還是跟著族裏的叔伯太太們回徽州老宅子住下,得了空你再回去瞧我就是。”

杜宏昌心裏一動,上前撩開袍擺跪下,泣道:“母親這是要折死我呢,兒子們都在,怎麼能讓您一個人回去徽州老宅住著,這萬萬不敢。”

老太太眼中慢慢滲出淚來,她伸手摸著跪在自己跟前的杜宏昌的肩頭:“你們也不必為難,是我當初答應過你們父親,若是百年之後要與他葬在一處,我年歲也大了,不能再等了,在徽州老宅裏住著也能安心,你若是不放心,還有族裏的叔伯們照應著呢。”說罷,叫了他起身。

杜宏昌見實在勸不住,隻得道:“不知開祠堂祭祖的日子可選好了。”

老太太道:“你幾個族伯族叔選了個日子,就在這月十五。”

杜宏昌點頭應著:“如此兒子便吩咐下去,讓人好生準備著,不知此次開祠堂除了修族譜還有別的事麼?”

老太太見他目不轉睛瞧著自己,淡淡笑道:“族裏聽聞咱們府裏出了一位親王妃,又出了一位三品誥命夫人,商量著讓他們到京裏來開祠堂重修族譜,把若蘭若華兩姐妹都上族牒,也是件極光彩的事。”

杜宏昌這才放了心,想到當初杜家不過是徽州一介商賈,雖說家財不少,但終究落了下乘,不被官宦人家瞧得上,如今卻是出了王妃又出了誥命夫人,這等榮光自然讓族裏十分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