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分家(下)(1 / 2)

藍琴上前捧了那禮單送到屏風外四叔公手中,幾位叔伯老爺都湊過來瞧著那禮單,果然上麵龍飛鳳舞的是葉仕明的簽章,而下邊落著的是杜宏昌,雖然瞧著有些舊了,但還算完好,上麵各式陪嫁寫得也很是清楚。幾個族裏的叔伯互望一眼,再不想到這葉氏居然帶了這許多陪嫁來,怪不得杜宏昌這一支這般得勢。

一旁的杜宏昌自然也是看到的,他自然知道當初葉氏嫁過來時的陪嫁有多少,卻沒想到葉家居然把這禮單留了這麼多年,還輾轉帶來到京城。他看了眼禮單,為今之計還是先安撫若蘭若華兩姐妹,還有不能叫族裏長輩看了笑話。

“一晃已是十數年了,當日你們母親過門時,這些陪嫁都是讓她自己打理,我也就不曾過問,如今看了這個才記起來。真是愧對你們兩姐妹了。”杜宏昌故作悵然地歎道,滿是愧疚地看著若蘭與若華。

老太太冷眼看了長房鬧騰了這許久,不願再多做糾纏,道:“罷了,既然如今有禮單了,便照著禮單把陪嫁給她們姐妹送去。還是請幾位叔伯商量決定這些怎麼分了吧。”

四叔公得了這話,與幾位叔伯老爺壓低聲音商量了一番,這才捋了捋稀疏的花白胡子,道:“既然你們兩房沒個定論,那便由我們做主了。我瞧這田莊與鋪子大都是京師的,隻有幾處是徽州的,如此不如將這京師的田莊鋪麵一分為二,你們各得一半。至於這徽州的,想來你們也知道了,老太太過些時日就隨我們一道回徽州,這徽州的田莊鋪麵不如索性交給老太太,使了人打理,所得的銀錢也算是你們孝敬的,你們看如何?”

不說別人如何想,若華卻是微微露了笑意,這個四叔公是個聰明人。原本幫人分家之事是十分得罪人的,雖說杜宏昌要被逐出宗族去,但他始終是朝廷五品大員,若是惹得他記恨也未必是好事,他這樣一說,用孝道壓著兩房自然是互不得罪,也能給老太太一個交代。

“四叔公言之有理,原本讓老太太一人在徽州就是我們的不是,隻恨不能在跟前盡孝,這點子身外之物又算什麼。”杜宏昌最是精滑,忙起身振振道。

二老爺杜宏茂反倒沒有平日那份油滑紈絝的模樣,點頭正色道:“聽幾位叔公安排就是。”

二夫人輕輕歎道:“原本該陪著老太太回徽州,在跟前伺候的,隻是老爺他一人去任上,身邊沒個人照應料理家事,怕是不妥,再說孩子們還小,還是不放心……”她沒說下去,隻是眼圈微微泛紅,看來是動了真情。

老太太卻是淡淡的,見她如此,笑著道:“你們的孝心我都知道的,我回徽州也不是一個人,還有族裏這些太太們陪著,有什麼也有族裏照應著,隻管放心就是。”

大夫人瞧二夫人得了老太太的寬慰,忙也應和著討巧:“我原與老爺說,怎麼能讓老太太一人回徽州,該留她在京城好生住著,隻是不敢違了老太太的意思,這徽州的田莊鋪麵自然是該孝敬您。”

老太太卻是看也不看她,隻是轉過臉拉著若華與若蘭的手,歎道:“原想能瞧著你們嫁了好人家,得了子嗣,我也能享享兒孫繞膝的福氣,如今要回徽州了,難得能見著你們,讓我這心裏不大好過。”若蘭若華二人都很是感傷,含淚低了頭,連若梅都紅了眼眶,隻是拿手絹半遮著臉,若瑤為了老太太一直不怎麼看重她,心裏很是惱怒,別過臉去不看她們。

後邊作者的若芳年歲最小,雖然是庶女,平日不得看重,但平日也得老太太照應不少,一時竟然忍不住哭了出來,低低地抽泣著,讓老太太的心不由地軟了,看著自己平日並不大在意的這個小孫女,倒比長房裏那個驕橫慣了的更加貼心,柔聲道:“六丫頭快別哭了,這麼大歲數還愛掉眼淚兒,仔細找不到好婆家。又不是再見不到了,日後你說了人家出嫁之時,我就讓你母親帶了信給我,再去看你就是。”

若芳羞得紅了臉,眼中卻還噙著淚,低低泣聲道:“老太太萬萬要保重好身子,我每日都會念經祈福,求菩薩保您平安。”

老太太聽得心酸,卻又很是感動,隻是點頭道:“好孩子,你有這心意就很好了。”她轉頭向一邊的二夫人道:“我在京裏還有些日子,你們若是要去任上一走怕要個好些年頭,總不能把若梅給耽誤了,你明日讓人去顧家請了顧家公子過來,他府裏如今已經分了家,又沒個長輩在,隻能叫他自己過來商量商量婚事了,就近選個日子把婚事辦了吧。”

若梅聽得此話,立時抬起頭來,怔怔地瞧著老太太,好一會麵上才泛起一絲微紅,嘴角抿著一絲笑低頭下去擺弄著手絹兒。

二夫人原本也是擔心此事,隻怕把自己女兒給耽誤了,得了老太太這句話,連忙答應道:“是,明兒我就去顧府。”

老太太又慈祥地看向若芳,道:“老二初去任上也不好帶太多家眷去,叫人瞧了詬病,你帶著文斂跟著過去,薛姨娘和六丫頭也不好再留在京裏,索性跟我一道回徽州去,待你們回京時我再讓人送了回來,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