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10kV配電線路設計技術(1 / 2)

淺談10kV配電線路設計技術

科技專論

作者:鄧建良

【摘要】隨著電力供應的日益增長,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10KV供配電任務越來越重。10kV中低壓配電網是電力係統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肩負著向廣大電力用戶提供電能的重任,實施電力傳輸的前提和保障要從配電線路的設計著手,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線路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本文總結了多年來10kV配電網設計、施工中的經驗和教訓。論述了配網結構的總體規劃,饋線自動化、杆塔、導線等設備的選型和設計原則及鐵塔基礎的施工方法。

【關鍵詞】10kv配網線路結構;線路走廊;線路相序;導線選擇

隨著我國供配電網絡的建設和發展、全國供用電量迅速增長、10KV供配電任務越來越重。目前,我們局的配網網架及設備的健康水平還存很多的不足,每年省公司都會投資大量的資金對局的農網和城網進行改造,通過多年對10kV配網線路的改造和實踐,我們總結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下麵我將對10kV配網結構的總體規劃、線路相序、導線、杆塔、線路饋線自動化開關的選擇等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10kV配網線路結構

隨著客戶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原來輻射狀單電源的結構已不適應客戶的要求,可以采用雙電源並行,客戶雙電源進線加備自投的方式,但其投資高,客戶備自投改造量也大,不適應當前一般城鎮的應用。另一種方式是兩條從不同變電所(電源點)出線的配電線路在終端用聯絡開關聯絡,中間用分段開關分段(電纜線路用環網櫃)。正常時聯絡開關斷開,分段開關合上;故障時,自動切除故障段,非故障段從另一變電所供電。分段開關數量可根據線路長短,配變多少來配置,分段開關越多,故障時停電用戶越少,運行越靈活,但切除故障時間越長,造價越高。這種方式投資少、見效快,廣泛適用於縣級城鎮。

二、線路走廊

線路走廊應與建設局等有關部門協商確定,一般宜在人行道樹的位置(人行道上,距路沿石0.5m)沿城市道路架設,如果條件受限也可在綠化帶位置架設。我們主幹線路選在南北道路西側人行道樹位置,分支線路選在東西道路北側人行道樹位置。這樣比較美觀大方,不與通訊線路幹擾。在滿足技術條件的要求下,杆塔位置要離開路口,不宜正對房門口,以便順利施工。線路建設中雙回同杆架設節省走廊,也比較經濟,而且故障時切除故障段所停的客戶數量較少,故在負荷較密集的路段宜采用雙回同杆架設線路,以道路為分界線,路左側用左側線路供電,路右側用右側線路供電。在負荷較小的道路段宜架設單回線路。

三、線路相序

在手拉手雙電源配電網,聯絡、分段開關動作,切除故障,恢複送電過程中,供電電源改變,故線路相序一定要對應。線路相序宜以一個主變變電所為電源,背向變電所,從左到右(或從上至下)為A、B、C相,直至另一變電所。現在變電所多用中置櫃、電纜出線,實現換相十分方便,若有架空一變電所,則應以該所為電源側,背向變電所設置相序。

四、導線選擇

采用電力電纜有利於美化環境,提高供電可靠性,但價格高,不便檢修,可在最繁華路段采用;架空線路,便於施工和檢修。絕緣架空線有普通型和輕型,普通型絕緣層較厚,允許與樹木頻繁接觸,輕型絕緣層較薄,允許與樹木不頻繁接觸,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絕緣線雷擊後易斷線,風荷較大,弧垂較大,檔距要求較小,適用市區選用,郊區可選裸鋼芯鋁絞線。導線截麵宜用10~20年(中長期)預測負荷,一般城區走廊受限,改造新建難度大,主幹線路建設後壽命較長,故障時還要轉移負荷,故導線線徑宜選大一點,現在看來一般應不小於150mm2,以防重複投資。我們主幹選用240、185mm2兩種,分支選用120、70mm2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