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孫曉晴為了雲開被辭退的小事,鬧得醫院上下雞飛狗跳、人心惶惶的時候,市二醫院又出事了,出大事了。
秋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住院部最近收治了二十多名流感兒童。一個多星期過去了,患者身上的症狀絲毫未見好轉,鼻塞流涕、頭痛咳嗽、上吐下瀉……一群可憐的孩子在病房裏哭鬧個不停。護士長郭敏敏憑借多年的臨床看護經驗,認為診斷和用藥有問題,並對主治醫師的治療方案提出了質疑。
主持醫院日常事務的吳國華副院長,開始也沒當回事,一直讓手下的主治醫師當作普通流感治療,直到部分患者開始全身浮腫甚至神誌不清時,他才開始認真關注此事。
患者中有個叫黃曉明的兒童,他父親黃博是渝都電視台的記者。黃博對醫院的治療方案產生懷疑後,在醫院進行了明察暗訪,並將孩子們的症狀表現、臨床診斷報告及治療方案,發送給了幾位知名的醫學專家。專家們懷疑,孩子們極可能患了H9N2禽流感,需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進一步確診。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報告,H9N2曾導致患者死亡,如果控製不及時,還容易引發大規模傳染。
市二醫院的治療方案,一直是按普通流感及肺炎治療,顯然無法見效。擔心兒子病情惡化的黃博,在《第一現場》電視欄目中將這事捅了出來,節目播出後,市二醫院被焦急憤怒的患者家屬堵住了大門,要求醫院給個說法。衛生廳的主管領導也坐不住了,嚴厲要求醫院必須迅速拿出妥善的治療方案,盡快進行隔離治療。
吳國華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便將事情推到了醫院的技術專家,院長秦如海頭上。人命關天的大事,秦如海也沒空跟吳國華計較,他緊急召集了專家會診,邀請渝都知名的臨床專家和醫學教授到會,並通知相關科室主管列席旁聽。
旁聽的還有一名患者家屬代表,就是那位記者黃博。吳國華本來不同意黃博旁聽,說這是嚴肅的技術方案研討,他一個記者瞎摻和啥?
“他不隻是記者,還是患者家屬,按會診程序有權參加。”秦如海瞅了吳國華一眼說:“讓他在集中討論階段回避就行了——你有啥顧慮麼?”
吳國華沒話可說了。他心裏有些不好的預感,卻無法宣諸於口。他不知道一個叫“墨菲定律”的心理學效應——如果擔心某種不好的情況發生,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
吳國華擔心的事情,很快就在他最不希望發生的時候發生了。
孫曉晴接到會診通知時,正忙得不可開交,揮了揮手對雲開說:“小雲,這個專家會診你去旁聽一下,我晚上得把這堆藥材清單整理完,明天要用的……”
“我都被炒魷魚了,你還給我派活兒?”雲開翻著白眼說。
“切,誰被炒魷魚還說不準呢!”孫曉晴順手將通知單扔到雲開麵前說:“少廢話,姐姐叫你去你就去!”
雲開接過通知單瞟了兩眼,苦著臉說:“曉晴姐,通知要求科室主管或中級以上職稱參加……”
“你的藥劑水平,比我這個主管藥師差了?”孫曉晴抬頭白了他一眼說:“不就是旁聽麼,你把會議記錄帶回來就行。”
雲開隻好撓撓後腦勺,乖乖地出了門。他先去了趟住院部,找郭敏敏要了些患者資料,一路看著資料到了會診室。
專家會診在市二醫院最大的一間會診室裏召開。雲開找了個靠前的側邊位置坐下,攤開筆記本等著會議開始,他明白孫曉晴叫他來旁聽的意思,還有一層是刻意給他機會,畢竟到場的都是醫療領域的泰山北鬥,對他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當然,這樣重要的會診,也是吳國華的機會——出頭露臉的機會,所以他安排自己當了會議主持人。會診專家到齊後,吳國華先做了一番人員介紹,然後宣布會診開始。兩名首診醫師分別對患者的症狀和診斷過程做了報告,然後請住院部的護士帶著幾名患病的孩子,在父母陪同下來到現場,接受與會專家的詢問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