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八年,三月。
正是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北漢少了契丹國的支持氣焰小了不少,南唐國主沉淪道學,金陵外城被破而不能自知。
對於大宋朝來說,絕對是好事成雙。
差十日又是趙匡胤壽辰,又是喜事一樁。皇宮內都提前一個布置妥善,壽宴用的菜單菜譜,也是宋皇後親自過目,覺得合適才用。對於群臣來說,要想一個新奇又討喜的花樣給皇上賀壽算是比較難辦的事。
送的過於貴重的,即便心中舍得,又怕皇上起疑心。送的過於輕薄,又顯得怠慢皇上,吃罪不起。我在皇上身邊奉茶將近有半年多,都知道我深諳皇上喜好,給趙匡胤送禮前都要見我一麵。
最先是趙德芳那孩子先尋的我,要為他想個能讓他父皇開心的壽禮送他父皇。他母妃早死,加之體弱多病,在宮中更不受人待見。若不是趙光美這個做叔叔的常常護著他,他在宮中的日子恐怕就沒有那麼好過。
我百般推辭,趙匡胤是皇帝,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有什麼得不到。可我再怎麼堅持,也拗不過趙德芳苦苦請求。我本來也想不到什麼好主意,後來又想到南唐戰事雖然日漸明朗,金陵皇城被圍,可是李後主李煜卻遲遲不肯投降,使得宋唐兩軍僵持不下,偶爾也成為趙匡胤心病。
我心中生出一計,尋了紙筆,寫了一條計策放在錦囊中,讓他壽宴時交予趙匡胤作為賀禮。趙德芳好奇心重先拆開看了,一看紙條:圍城一年。
圍城一年,指的是圍金陵城一年,圍而不攻,慢慢磨平李煜的鬥誌和金陵的物資。一年後,就算李煜不投降,也人困馬乏不堪一擊。
趙德芳提前拆了我的錦囊,他身邊的小廝口風又不牢靠。一時間,東京城把我獻計趙德芳之事傳的神乎其神,我也漸漸的在朝前出了名。
這天,趙匡胤下朝後,在文德殿休息,我垂立在一邊,不敢驚擾。
王繼恩從殿外進來,發現趙匡胤斜靠在龍椅上睡著了,便衝我招了招手,引我出殿。殿外站著太子德昭,他見我出來一臉欣喜,我跪下行禮:“太子殿下千歲。”
太子德昭托我起來,探頭望殿內看了一眼。
太子向來知輕重,見趙匡胤一般會在議政的垂拱殿求見,文德殿是趙匡胤下朝休息的地方,如果不是十分緊要的事,還少人敢在這裏叨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