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吹牛逼,我所需要的,不過是聽外婆說點故事,然後我在同學們聊天的時候,作為談資,添油加醋地說給女孩子們聽,然後故作鎮定地看她們一驚一乍。真是幼稚啊,但不得不承認,當時就是這樣的一種心態。而想成為焦點的這種心態,也一直伴隨著我接下來的好幾年。不得不再說一句,幼稚!
對外婆一直是半信半疑的我,直到要出國之前的一兩年,才徹底信了外婆的故事。
福建簡稱閩,福建人一直認為,閩字,門裏一條蟲,出門才化龍。所以從古至今,福建一直都是僑鄉。可以說,世界各地,隻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一代出國撈到金,風光回國的,又帶起了一場巨大的出國風。
我家的大伯去了香港,叔叔去了澳洲,就剩下父親在家裏做點小生意,照顧爺爺奶奶。原本也過得平靜,直到90年代末,父親的生意開始不景氣,想著做點別的什麼的時候,被老朋友把自己的積蓄,以及向親友們借來的錢都給騙走了。父親就此大病一場,胃出血入了醫院。也因為父親的身體關係,才有了後來我和母親出國打工的後續故事。但父親的這次胃病,也算是讓我真正正視這些靈異事件的一個開始。
那時我還在讀初中,雖然對於外婆的鬼神之說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的。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在父親住院的那天,把從小一直帶著玩的一個大銅錢給塞到母親的包裏,讓她壓在父親的枕頭下,因為外婆說過:醫院不幹淨。
福建某市醫院。住的是那種大眾的病房,一間大概有6~7個人一起住的那種。當時因為是急診,大半夜送醫院去的,護士估計沒睡醒,掛號的時候把名字給弄反了。敝姓李,這裏把老爹的名字隱去以“李某甲”代替,也就是說本來爹的名字是“某甲”這裏被顛倒誤寫成“甲某”了。於是整個病房都以為爹的名字是“甲某”因為護士平時來查房的時候點名都這麼喊的。老爹小時候生病吃藥過度,落了個耳朵重聽,說話輕了聽不到,所以,護士點名的時候都是母親來答應的。
住院住了好幾天,慢慢和醫院裏麵的病人也熟了,我那小地方的人平時都喜歡用:老李,老陳之類的來稱呼對方,所以也沒人注意父親的名字。
在父親床位的正對麵,躺著一個年齡約5~60歲的大爺,不知道得的是什麼病,平時很少看他起來,多數時間都在睡。有天晚上,父親在吃宵夜(胃出血的病人不能一次吃多了,隻能一點一點地吃,但是又不能讓肚子空著,就是現在人提倡的少吃多餐吧~)吃著吃著突然對麵床的中年男子“呼”地坐起來了。一手指著俺爹,一邊喊著俺爹名字“某甲!!!”前麵說過,我父親的耳朵重聽沒注意,那時我媽在一邊看著書,剛聽到喊聲就把書放下了,以為那老頭有什麼事,剛要回答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了不對,嚇得一激靈,因為醫院裏不可能有人知道我父親的的名字是“某甲”,都以為叫“甲某”。他一個躺了這麼多天的,怎麼就喊對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