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墨子畫出現(2 / 3)

“到時青翼一旦取勝,而皇主也很快就要入土了,本公子在從中一攪,這天下就是我墨子畫的了。”說著,端起一酒杯,遞到了女子麵前,“來,陪本公子喝酒。”

上官葉琳,你何其殘忍,當初你把所謂的愛那麼猝不及防的給了我,讓我錯以為,我可以幸福的像個被寵溺的孩子,讓我錯以為,隻要擁有你,就可以擁有整個世間。

上官葉琳,如果一開始,你就不要出現在我的麵前,那麼,我也許就不會知道幸福的滋味,既然你無情就別怪我無義,怕是你做夢也想不到我在逃亡途中會誤掉洞中,看到你立的石碑吧。

玉蟾宮宮主之墓,徒兒上官葉琳立——嘖嘖,多麼令人震驚的消息,堂堂的天祈皇後居然是邪教宮主的徒兒,而玉蟾宮宮主是從不收徒的,怕是你現在已成為宮主了吧。

所以,他自然要好好利用這現成的消息製造出謠言,到時,他倒要看看上官葉琳究竟會如何抽身自保。

鏡靈兒將手中的膳食放到桌上,來到躺在椅榻小憩的上官葉琳身旁,輕聲出言,“宮主,你已經好幾天沒吃過東西了,在這樣下去,身子會吃不消的。”

“本宮不想吃。”微掀眼瞼,看向鏡靈兒,“聽說玄月夜夜留宿華清宮,還時不時的去秦貴妃那笙歌賞舞,是嗎?”

“不假,不過宮主,皇上雖是夜宿華清宮,可半夜卻都是在禦書房度過,怕是皇上有何難言之隱才不得不這麼做。”鏡靈兒斂起了平日的輕靈,麵容出奇的平靜,將此事告知。

櫻唇輕扯,露出自嘲的笑,“真的有難言之隱麼?”緩緩斂下眼瞼,輕緲的言語如霧響起,“從未獲得過寵愛的皇貴妃及秦貴妃對這突來的寵愛又做何感想呢?”自嘲的笑渲染到了眉宇間。

“宮主,墨萱宮失火了。”花木瑾從殿門外緩緩行來,稍稍福身,輕聲出言。

“本宮現在都自顧不暇了,還管墨萱宮失不失火,讓宮人將火撲滅了便是。”上官葉琳眉頭稍稍一蹙,不悅寫在她那冷豔的麵容上。

“宮主,墨萱宮失火在其次。”花木瑾此言更加小聲,隻在上官葉琳聽得清的範圍內。

上官葉琳聞言,稍稍抬起眼眸,看向花木瑾,隻見她從袖中拿出兩個木偶,“這是從救火中的宮人手中拿來的,聽說是從墨萱宮裏看到的。”

從花木瑾手中接過木偶,緩緩坐直身子,勾唇冷笑,“哼...厭勝之術。”木偶上寫著的是渝淩薇的名字和她的生辰八字,而另一個則是她上官葉琳的生辰八字。

禦花園中,一道嬌美的嗓音響起,“皇上,你看冬荷開得多燦爛。”

“是啊,貴妃娘娘還真是樂此不疲,春夏便在池中種蓮花,秋冬便在池中種冬荷,這池中的花可謂是四季都開不敗呢。”蘇櫻染淺笑插話,披著一件羊絨錦緞,站她身旁便可聞到從她身上散發出的那一縷縷甜香,似花朵的清香。

歐陽玄月一襲並不顯厚的錦衣罩體,粗淡的眉峰下,一雙幽黯的眼眸仿佛隱藏了許多心緒,給人一種異常俊美、卻又莫名傷感的感覺。

秦柳萱抿嘴,牽強的扯出一笑,正欲開口,卻見皇後朝著這邊走來,便把視線移到了上官葉琳身上,福身行禮,“見過皇後姐姐。”音中暗帶譏諷。

隨後蘇櫻染也移身,福身,行禮,“見過皇後娘娘。”

上官葉琳抬眸看著幾日不見的歐陽玄月,心中的思念湧上,莫名的絞痛也跟著襲來,卻還是強忍住行禮,“臣妾見過皇上。”

聽言,平淡啟唇,“起來吧。”言罷,隻是淡淡的看了眼上官葉琳,便轉眸與別處,似乎眼前人與他毫無關係。

上官葉琳淡漠的麵容沒有波痕,眸光一瞥秦柳萱,啟唇,“來人,秦貴妃在宮中使用厭勝之術,將秦貴妃押入天牢,聽候發落。”

音落,兩個木偶落在了秦柳萱跟前,木偶入眼,秦柳萱瞪大瞳孔踉蹌的後退一步,這...這是厭勝之術。

“臣妾冤枉,這不是臣妾做的,皇上,皇後娘娘,臣妾是冤枉的。”猛然抬頭看向上官葉琳及歐陽玄月。

蘇櫻染事不關己的看著這一幕,不煽風點火亦不幫忙求饒,隻是很平靜的看著。

秦柳萱被帶了下去,歐陽玄月未看一眼,而是攬過身旁的蘇櫻染,道:“今天是賞燈節,朕會在今晚大擺宴席,皇貴妃隨朕來挑選你喜愛的花燈吧。”離去之際,同時飄來一句話語,“皇後今晚不妨也來參加一下。”

似乎任何事情都沒有影響歐陽玄月的心情,隻見他依舊漠然,離去的背影也毫不猶豫,且帶著決絕。

聽言,上官葉琳正要邁步離去之際,卻被花木瑾拉住,輕聲的話語在她耳際響起,“宮主,您若是放手,失去的不僅僅是後位,而是您的天下——皇上。”

上官葉琳斂了下眼瞼,不大不小正好讓歐陽玄月及蘇櫻染聽見的話音響起,“花燈節,臣妾自然會參加。”轉眸看向花木瑾,“是啊,米已成炊又如何,木已成舟又如何,大不了本宮將飯給倒了,將舟給砍了,本宮的人誰能奪走。”

夜晚,星光璀璨,人聲鼎沸,禦花園中被裝扮得光彩奪目,到處是燈籠,而蓮花池中,處處是花燈,從養心殿一路走來,她看見的處處是斑斕的花燈。

“今日請諸位愛卿來是為兩件事,一是每年都會舉辦的花燈節,二是關於民間謠言一事。”眸光淡淡掃向上官葉琳,“傳聞皇後乃是邪教玉蟾宮宮主一事,純屬無稽之談,如此荒謬之事怎會發生,今日,朕是想和諸位愛卿探討一下,諸位愛卿對此事的看法。”清淡的話語,平靜的話音,以及唇角間的諷刺。

“此事最大的禍首乃是造謠者,隻要將造謠者抓獲,便可還娘娘一個清白。”嶽陽站起身,拱手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