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當不想打斷交流活動時
如果你走近學生,他們也許會停下來問你問題。麻煩的是等你回答完他們的問題,他們已經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繼續往下聊。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悄悄在一旁監督,盡量避免和學生眼神接觸以免分他們的心。如果你給學生解釋你隻是在一旁筆記,而學生也明白整個過程,那就應該不成問題。
當不能記下學生所有的錯誤時
其實沒有必要。當記下一個錯誤時,也許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我們就會忽略這個組同一個學生或其他學生犯的錯誤。這是不相關的,重要的是要有選擇性,要記下代表整個班級或整個水平的錯誤,以便接下來的糾錯同盡可能多的同學有關聯。
當不能參與所有的學生活動時
在開始活動之前,就給學生解釋你的教學過程及操作原理,讓他們了解你的教學目的。你平等地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同學,你同樣關注其他組提出的問題,那他們就不會抱怨你忽略了一些同學並隻改了一些錯誤。
三、有效監督的實際操作細節
1、給學生解釋你在做什麼並且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當你們出錯時需要我糾正嗎?”學生可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要!”告訴他們當他們聊天時,你會拿著紙和筆四處走動,記下他們的錯誤,但為了不打斷他們的對話,你會稍後再糾正錯誤。這是培訓學習者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讓學生了解整個教學法,以獲得他們的支持,使操作順利進行。
2、你需要筆和紙並且盡可能接近所有的小組聽聽他們都在聊什麼。
3、在開始監督聊天之前先讓學生熱熱身,讓他們的話題有個進展。如從一開始你就直接坐到他們身邊,那他們肯定會感覺尷尬以至於聊天無法進行下去。
4、當你在監督某個小組活動時,要時不時拿眼睛掃一掃其他組,確信他們也處於活動狀態並且是否需要你幫忙。隨時準備離開一個組加入另一個組去處理他們遇到的語法或詞彙問題。即便你每次隻關注幾個組但也要給學生這樣的感覺:你隨時都準備幫助他們。
5、確信你的筆記很清楚而且你知道錯誤在哪裏。我一般把我的筆記分成三個部分:語法,發音和詞彙。前者和後者我就直接記學生的原話,因為稍後回顧時我知道錯在哪。而發音則不同,你有必要記下一些引起視覺效果的內容,如音標,重讀符號,箭頭等,否則當你上講台糾正錯誤時你會忘記錯在哪裏。
6、稍後進行糾錯另一個優點:你有足夠的時間考慮如何糾錯。有時當場糾錯不一定完全正確。利用監督時間考慮當著全班同學該糾什麼錯,該怎樣糾錯。
四、結論
很多老師把學生用英語交流作為課程的主要部分,為此也產生了很多未被改正的或得到認可的語言。這種語言就代表了學生的真實水平,是我們在課堂上能發現的最有價值語言輸入,比教師參考書上的教學目的要有價值得多。你的學生們會很欣賞你指出他們在口語表達上各自獨有的問題。監督學生口語交流並由此發展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確實花時間,但好的語言反饋毫無疑問把老師和學生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作者單位: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Sheldon M,KingL.W hyPositivePsychologyIsN 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3).
[2] SeligemanM 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 erican Psychologist,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