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柱子吃完,陸宰又問:“吃飽了沒有?還要不要再吃?”柱子連忙回答說:“吃飽了。”結完飯錢,又買了四個包子給柱子拿著。問起柱子住在哪裏,才知爺孫二人是在鎮子外麵的一間破廟裏棲身。陸遊父子也不上車,在地上陪著柱子一起走,隻唐氏一人坐在車上。
破廟既不擋風,也難遮雨,柱子和爺爺隻好躲在神龕底下。眾人到時,老人仍病的昏昏沉沉的,陸宰來到老人身邊,伸出手指搭在老人脈上,診視之後,發現老人是因為長時間奔波勞累,又忍著饑寒,病勢十分沉重,已到油盡燈枯的地步,忍不住歎息一聲。
柱子拿出包子送到老人嘴邊,嘴裏說著:“爺爺,我帶了包子回來,您快吃點,吃飽了病就好了。”老人迷迷糊糊的咬了一小口,含在嘴裏難以下咽,柱子將破碗裏的水喂給老人喝了一口,合著包子一起吞下肚去。柱子先把肉餡掰出來小塊小塊的喂老人吃下,勉強吃了半個包子,又喝了點水,老人搖頭不再吃了。柱子把剩下的仍舊包好,放在老人身邊。
此際已是深秋,破廟八麵來風,很是覺得寒冷,柱子對陸遊說:“我去生堆火來取取暖。”說著從神龕後麵抱出大堆書本,就要點火取暖。“住手!你為何要燒這些書籍?”當初陸宰從東京千裏南歸,帶回來最多的就是書籍,此次去東陽避禍,各類書籍就裝滿了其中五輛馬車。從高祖陸軫以來,家裏人人收書藏書,陸宰更是將書視如珍寶,陸遊受父親熏陶,對於書也是極為的愛惜。見柱子竟要點火燒書,不由得失聲喝問。
陸宰這才注意到地上燒過的灰燼裏,尚有不曾燒盡的紙張殘片。不由得“啊呀”一聲叫了出來,對於愛書成癡的陸宰來說,沒什麼比毀壞書籍更讓他痛恨心疼了。也顧不得髒,用手扒出殘片仔細瞧看,又取過柱子剛抱出的書來看。陸遊見父親看的認真,也湊了過去,卻發現竟是經、史、子、集之類書籍。陸宰去到神龕後麵放書的地方,原來這裏擺放著三個大木箱,都是裝滿了書籍,如今有一箱空著,第二箱也取了小半,都是被柱子取暖燒掉了。陸宰連聲歎道:“可惜!可惜!”想來這些書是因為逃難途中不方便攜帶,才被安放在這裏。柱子見陸宰氣急模樣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一時間又悔又愧,眼淚都流了出來。看到柱子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裏,氣惱之極的陸宰不由心裏一軟,此時責怪也於事無補,隻得耐著性子安慰幾句。
老人吃過東西,精神稍稍好些,柱子隻說遇著好人,讓他在酒店吃飽了,還買了包子給他,並不說偷包子情節,想是怕爺爺責罵。老人在草席上吃力的欠起身,兩眼望著陸宰:“老朽謝過恩公!咳…”老人剛說得一句,就咳嗽起來,陸宰忙上前扶老人睡下:“老伯身上有病,無須多禮。有甚麼話等好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