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黃昏的落雲鎮,一到傍晚格外熱鬧,鎮上的百姓大都出門準備晚上的吃食,集市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走在人群中間,聽著小販的討價還價,飛燕感覺特別熟悉。上輩子時,她也喜歡逛菜市場,自己也慢慢學會跟商販討價還價,覺得特別有趣。還結識一群誌同道合的夥伴,逛菜市場成了每日的必修課。
東看看,西瞧瞧。有十天半個月沒出過劉家門。飛燕看啥都覺得好奇,總會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駐足欣賞一下。
落雲鎮賣菜的在集市的最後邊,飛燕邊走邊看,轉眼之間就到了。大都是周邊的百姓自己種的蔬菜,抽空拿集市上賣,一個麻袋往地上一鋪,菜就擺在上麵,人蹲在路邊叫賣,銀子賺的不多,但也能給家中多一個進項。
青菜鮮嫩欲滴,想著一日沒見菜心,飛燕買了一斤青菜,兩斤黃瓜,還加上青椒茄子各一斤,總共花去2個銅板。
回頭一想,大家已是幾日不知道肉味兒,劉年身體虛弱也需要補補。飛燕決定買一斤瘦肉跟一隻雞。共計花去八十個銅板。
提著兩個大包袱,走在回醫館的路上,飛燕特別滿足。感覺落雲鎮的吃食又新鮮又便宜,花的銀錢又少,果真是物超所值。
要是擱在21世紀,這些銀子隻夠吃一碗牛肉麵。飛燕覺得銀子在落雲鎮特別耐用。
一直站在醫館門口焦急等待的楊氏,老遠就看見提著大包小包的飛燕。她飛快的跑過去接過飛燕手中的包袱。一臉疑惑的看著她。
“我看大家都沒吃上一口熱飯,便去鎮上買了一些新鮮的菜食。”飛燕一邊走一邊解釋。
“三弟妹,你也沒地方做呀?”楊氏在一旁提醒。
飛燕看看楊氏,笑而不語。
一進門,飛燕直奔小隔間看劉年還在熟睡,有劉雨陪著,她便安下心來。
飛燕喊楊氏一起,提著東西去找老大夫。說明了自己想準備吃食的用意。老大夫帶她倆來到醫館後麵的一排小房子的房間裏。
房內幹淨整潔,鍋碗瓢盆,柴米油鹽,樣樣俱全。楊氏當時就看傻了眼,而且一排房子,有四五間這種小灶房。
當然房內柴米油鹽醬醋,這些是需要付銀子。也可以理解,長期的白用誰都吃不消。能提供小灶房已是非常有人性了。
原來這是和福堂醫館,為重症病人家屬準備的可以做吃食的地方。重症病人一般的不能挪動,住的時間也長,家屬的醫藥費壓力大,自己買菜做飯也能省上一些。
飛燕找個瓦罐先把雞洗淨燉上。楊氏幫忙打下手,洗摘切配。燉雞需要的時辰較長,快一個時辰後,飛燕才準備炒菜。
煮了白米飯,炒了三四個菜,有雞有肉。所有的菜食都端進小隔間後,飛燕才發覺晚飯特別豐富,都是合口味的菜食。也可能是餓太久了,看到啥子都覺得好吃。
可能是誘人的香味把劉年叫醒,飛燕再端著米飯進來時,劉年已經醒了,正在跟劉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