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深受其害(1 / 2)

院外的敲門聲,把屋內的歡聲笑語打斷,眾人麵麵相覷。

按理說,這個點了,應該沒誰會來呀?跟她們親近的幾家都在現場,飛燕頭腦中的第一反應是,莫非是劉老爺子出事了?

就在大夥愣怔時,王嬸已把人迎進了屋裏。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飛燕的二哥宋銀。

堂堂七尺男兒,竟不顧眾人在場,聲淚俱下的哭訴。

“飛燕,兄長被征去服兵役了。母親一時心痛無比,竟一病不起。現在的宋家,可謂是一團糟。爹娘想瞞著你,我這才偷偷跑出來告訴你的…”

話還沒說完,宋銀已泣不成聲。

這猶如五雷轟頂的消息,讓飛燕措手不及。她一直天真的以為,服徭役隻在劉家莊這塊兒,應該不會波及自己父母那兒。

誰知事與願違,原來征召徭役比她想象的要廣泛的多,自個的娘家也未能幸免。

還沒等宋銀說完,飛燕心急如焚,兩眼一抹黑,不醒人事。

本就被宋銀的話弄得心煩意亂,飛燕這一暈到,更讓他們手忙腳亂。

為了安全起見,劉年還是去請了老大夫過來。

老大夫把脈後直說“不礙事兒,飛燕之所以暈倒,是接受不了宋金被召的事實,心力交瘁所致,歇息上一會兒就沒事了。”

見飛燕沒有大礙,眾人才放下心來。

劉年客套的給老大夫抱了紅封,送他出門。畢竟人家年事已高,雖沒診出啥來,但深更半夜能過來,已是足夠仁義。該講的禮數是不能少的。

等他送完老大夫回屋時,飛燕已經醒過來。正倚在床頭跟宋銀說話呢。看來她精神不錯,劉年輕歎了口氣,緊崩的神經稍鬆懈下來。

劉年前腳進門,王嬸後腳就熱了濃濃的骨湯端進來,在她的心裏認為,飛燕之所以會暈倒,就是營養不足,喝湯才見成效。

唉,沒辦法,在老輩的心裏吃好喝足就百病全消。耐不住王嬸的好意,飛燕隻好接過骨湯,勉強的喝了幾口。

此刻她根本沒心思喝湯,腦海裏全浮現著兄長的身影。爹娘年紀大了,宋金可是家裏的頂梁柱,他這一走,可不是要了二老的命。

幸好宋銀歲數不足十六,不在征召的範圍之內。要不然,飛燕真不敢想象宋家會成啥樣。

她實在想不明白,父母咋沒以銀代役,在劉家莊可以,在莫名村應該是行得通的。

飛燕沉默片刻,拉著直抹淚的宋銀問道。

“二哥,爹娘咋沒給征召的人出點銀子擺平,平時我給的銀子可不少,屋裏這些銀子還是拿的出來的。”

宋金淚眼婆娑的望著飛燕,緩緩開口解釋。

原來不是家裏不給,而是縣衙的人指明隻讓宋常青一人以銀代役,至於宋金沒得商量。

原因是宋金從小學習打獵,練就了一身好本事。戰場上就缺這種身手不凡的小輩們,有如此好的苗子,征兵役的人咋會放過。

看來已是鐵板釘釘的事,找誰都是徒勞。飛燕原本想送點銀子,走走後門,疏通疏通關係的想法,在這一刻化為泡影。

宋常青能以銀代役躲過一節,也算不幸中之大幸。看來那群沒人性的走狗,怕遭雷劈,最終良心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