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民間中醫絕技之----“捉悸痞”2
我的身邊有不少朋友已經開始親身實踐,有些人按摩了一兩次就體會到了身體狀況的明顯改善。捷報頻傳,讓我這個推薦人也能分享到他們的喜悅和歡欣。相信論壇上的朋友們也有不少已經在實際操作了,所以開這個新帖,希望大家能在這裏把自己按摩的心得體會互相交流,讓我們的“捉悸痞按摩法”更加完善,為更多的人帶去健康和歡樂。
我拋磚引玉,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一點心得吧。毛主席說:理論指導實踐,事半功倍。自從發現這種按摩方法後,我查閱了不少相關的典籍、記載;很多熱心的網友,也提供了幾種類似的民間療法,對我的深入研究幫助很大,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我結合自己的所知所學,把“捉悸痞按摩法”和周易的一些知識結合起來,臨床應用之後發現,確實能夠提高療效,縮短治療周期。請先認識一張圖:
張圖的名字叫做“九宮圖”,與中國傳統文化裏的“洛書”關係非常密切。我們按照這張圖片,以肚臍為中心區,把肚臍外圍分成八個部分。即肚臍為第5區,肚臍正下方為第1區,肚臍正上方為第9區,肚臍正右方為第3區,以此類推
(注:根據易學原理,該圖的具體方位應該分男女,男子3區在左,女子3區在右,次數符合河圖數。坤土為地,厚藏柔軟,則悸動痞硬所屬,皆非正常。在臨床上有很多例證,如徐文兵、郝萬山都曾列舉過類似的例子。王力平認為人體有些脈絡不是完整的,而是有頭無尾或無頭有尾,在它伸展到一定部位後就莫名其妙消失了。龍門派稱這種脈為“終點脈”。終點脈出了問題或打動了“死穴”、“禁穴”,人就會出現難以治愈的大毛病,嚴重者還可能死亡。人體的九個死穴全部集中在“命門區”,而且正好排列成九宮形狀)。
實戰一:
一個23歲的女孩子,有輕微的腹瀉,每天大便3~4次,持續4天,自己吃過黃連素,沒有效果,於是找我看診。脈診顯示脾胃陰寒之氣比較重,她自己講,有一天就著涼菜喝了幾杯啤酒,肚子就開始不舒服了。腹部觸診在第2區發現了悸動點。脾胃屬土,按照“河圖數”——“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的指導。我對悸動點用“輕5次,重10次”的方法進行按摩。按摩了60次左右,開始出現明顯的腸鳴和水流聲。第150次左右,去腹瀉一次,結束按摩。囑咐她第二天早晨9點熱水送服一次標準計量的附子理中丸,下午再來按摩。
她第二天反映,按摩回去之後就沒有再排便過。早起排便已經沒有急迫感了,隻是還不能成型,從早晨到下午四點鍾,隻排便一次。還是按照前一天的方法對她進行按摩,悸動點的波動感已經比前一天減弱很多了。按摩結束後我告訴她,如果明天早晨的大便不稀了,就不用再來按摩,藥也可以停掉了。
第三天下午她打過電話來說已經完全好了。
實戰二:
藥房的同事,男性,27歲。每年秋冬季都會劇烈幹咳(注:少陽咳嗽),曾經吃過幾位醫生的湯藥,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一直用止咳糖漿和西藥緩解症狀。我幫他摸了一下腹部,在第7區發現一個悸動點。內經說:“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肺髒屬金,按照河圖數,我對悸動點用“重4次,輕9次”的按摩方法,逆時針旋轉按摩了300 次。
第二天同事咳嗽的劇烈程度和頻率明顯降低,我把按摩要點告訴他,讓他回家每天堅持自我按摩。現在他每天也就咳嗽一兩次,症狀也已經很輕微了。我想,他能堅持按摩下去,讓人困擾的頑疾總會有解除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