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FDI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1 / 2)

FDI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宏觀經濟

作者:劉雲 鞠濛憶 馮鷺

摘要:20世紀60年代以來,外國直接投資(FDI)發展迅速,同國際貿易、技術轉讓一起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投資環境和市場環境日趨改善,越來越多的外企來華投資,我國利用外資的成效已經十分顯著。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的發展來說,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我國應該采取有效利用外資的對策,以便更大程度上發揮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正麵效應,降低或避免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危害。

關鍵詞:FDI;經濟發展;技術進步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000-02

一、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

(一)我國吸收外資的數量和金額

80年代之前,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仍舊比發展中國家的多,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許多發展中國家對待外資投入政策的改變,從拒絕排斥到將融合外資作為發展本國經濟的發展戰略,因而國際直接投資逐漸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獲取國際資本的主要方式。FDI占資本總流量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FDI政策不斷完善,中國近年來吸收FDI的量在整體上是呈現大幅上升趨勢的,中國已經是吸收外資較多的國家。

截止2012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45267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37.16億美元。中國商務部外資司2013年的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1-3月份全國吸收外資投資統計中,我國最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5467家,同比下降10.36%,但是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300.05億美元,卻比同期增長1.44%。3月,全國最新批準的外商投資企業2907家,同期相比下降19.6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45.21億美元,同期相比增長5.65%。

(二)外商投資的主要產業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外來直接投資目標國中,外資企業在我國投資的產業結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雖然中國的外資投資量仍位居亞洲第一,其中的是製造業所占比重持續下降,而服務業比重相對快速增長,是外資企業投資的產業最主要變化。在服務業中,房地產、貿易和商業服務一直是吸引外資的重要行業。

根據國家相關數據顯示,在外資利用方麵,製造業一直以來均居於主導地位。2008年,服務業利用外資項目個數23736個,占全部外商投資項目的44.20%;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10億美元,占全部的41.55%。2009年,投資於製造業的項目個數達到13468個,占全部利用外資項目個數的54.04%,相比於2008年減少3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8.9億美元,占全部實際利用外資額的54%,比2008年減少22.10%。2011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8792家,相比同期增長3.1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60.11億美元,同比增長9.72%;2012年服務業利用外資項目企業24925家,同比下降10.0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17.16億美元,同比下降3.7%。

目前,流入我國的外資依然是以勞動密集型資本為主,其進入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我國的市場環境和大量廉價勞動力資源優勢。但是,近年來,外商投資也逐步向技術型、知識含量高和資本密集型領域轉變,如:通訊設備、辦公用品、微電子、儀器儀表、汽車製造、製藥、化工等,都是技術、知識密集型的行業。

二、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一,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FDI 通過資本積累和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FDI快速提高了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有效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外商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促進的貢獻反映在外商投資的增加使中國資本積累增加,但在對外輸出的增加使中國GDP增長。這兩方麵構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的好處是,從增加資本投入的角度講,2002-2010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6531.55億美元,平均每年725.7億美元。每年的FDI實際投入相當於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的7%-10%。很顯然,FDI成為中國資本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外資經濟的飛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推動力量。

第二,促進了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擴張。在FDI對中國對外貿易競爭力影響方麵,外商投資對我國出口競爭力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外資進入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我國出口規模擴張,出口結構優化以及出口競爭優勢的增強。外資企業對中國進出口,尤其是出口和加工貿易的規模增長貢獻巨大,FDI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擴張效應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