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宏觀調控法的理論前提及方法分析(2 / 2)

二、宏觀調控法實施的方法

(一)宏觀調控實施的最主要的主體就是政府。政府在實施宏觀調控法的這一過程當中不僅要履行政府的經濟職能,同時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做到義務和權利的結合與統一。政府的這種行為就是法律上所要求的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原則。宏觀調控法是基於各種理論前提上存在的一部經濟法之一,政府在履行宏觀調控法的過程當中不僅要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在宏觀調控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情況的責任,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遵循宏觀調控法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切不可盲目地、過度地實施宏觀調控。這樣,國家才能夠在法律的基礎之上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二)宏觀調控法實施的另一種方法就是注重公平的原則。政府在實施宏觀調控法的過程當中不能夠損害宏觀調控主體的切身利益,要注重公平,從法律的角度出發,來保護宏觀調控被控主體的直接利益和合法權利。同時這也是經濟法的要求。這樣才能夠促進宏觀調控法的順利進行。才能夠實現宏觀調控的主體和宏觀調控的被控主體之間的協調與平衡,來進一步促進現代國家經濟的發展。

三、結語

文章從兩個方麵來研究宏觀調控法的理論前提和方法分析,分別探究了宏觀調控法的市場因素、政府因素以及法律因素,還有從權利與義務等方麵探究宏觀調控法實施的方法,具有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宏觀調控作為現代國家市場經濟的一種重要的職能,引起了各個國家的重視和研究。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實行宏觀調控是現代國家最為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現代國家市場經濟改革中的一項重要的舉措。宏觀調控在近幾年來已經成為現代國家市場經濟中研究的一項重要的課題,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國家實施宏觀調控需要法律來逐步規範,這就產生了宏觀調控法。宏觀調控法在理論方麵有一定的理論前提,為國家經濟的宏觀調控服務,同時,宏觀調控法也是現代國家在法律方麵探討的重要的課題。時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市場經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宏觀調控法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從而來更好地為現代國家的市場經濟來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建偉.變法模式與政治穩定性——中國經驗及其法律經濟學含義[A]/馮玉軍,主編.中國法經濟學應用研究[C],法律出版社,2006,14(重慶大學法學院·靳文輝).

[2]楊紫煊,等.關於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宏觀調控法的議案[A]/楊紫煊,主編.經濟法研究(第二卷)[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2.

[3]桑本謙.無政府狀態下的合作與秩序[A]/馮玉軍,主編.中國法經濟學應用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70.

[4]馮玉軍.北京市禁放法法規的社會—經濟分析[A]/馮玉軍,主編.中國法經濟學應用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59,560.

[5]吳超林.宏觀調控的製度基礎與政策邊界分析—一個解釋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理論框架.中國社會會科學,2001(4).

作者簡介:董鳳華(1976-),女,內蒙古根河人,吉林建築大學思政部,講師,經濟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