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天地
作者:栗新宏
自2010年以來,在股市調整、房地產市場調控之際,藝術品市場漸成各路熱錢的角逐之地
“這幅畫應該能過億元!”北京嘉德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場,在齊白石巨幅《鬆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麵前,幾位藏家紛紛給出自己的判斷。兩天後,這幅作品上拍,經過逾半小時、近50次激烈競價,當手持3093號的年輕女子報出4.255億元的最終價後,在場的預言者幾近崩潰。
《鬆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並非國內書畫的最高價。2O10年,在保利春季拍賣會上,黃庭堅書法作品《砥柱銘》以4.368億元成交,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書畫拍賣的巔峰。在外資、金融資本、民間資本等各路熱錢的衝擊下,國內整個藝術品、文物的拍賣價格都在連創新高。
藝術品收藏是個“局”
在國內收藏界開始進入億元時代的狂歡時,國外收藏家紛紛選擇出手套現,不少高價成交的藝術品,送拍者多為港澳台及海外藏家。
借著古代藝術品“高熱”,當代藝術品也向資本市場深處掘進。在今年舉辦的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推出收藏中國藝術品最知名的海外收藏家比利時的尤倫斯夫婦“尤倫斯當代藝術收藏”拍賣專場,其106件中國當代藝術品,都是尤倫斯在中國經營20年的收藏。上世紀80年代,國內關注當代藝術的人很少。當時,尤倫斯以很低的價格就可以買到諸如陳逸飛、曾梵誌、張曉剛、方力鈞等當今著名畫家的作品。
尤倫斯之後.國際著名收藏家、瑞士駐中國前外交官烏利·西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收藏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的主要作品,20年的時間共收藏1000多件。
從2001年起,以藝術基金為代表的海外資本開始涉足中國當代藝術,這很快促使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步入高峰。這些海外基金盡管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無疑也成為如今藝術品市場中最大的受益者。
海外資本進入的方式多種多樣。國內不少著名藝術機構背後的資金就來自海外,它們通過設立獎項,以學術或公益的方式,繞開畫廊製度低價“吃進”藝術作品。低價拿到作品後,尤倫斯們緊接著各顯神通,開始一係列的運作。通行的模式是為所包裝的畫家辦畫展、設立相關獎項,最後高價拍賣出手。
從2OO5年起,中國新油畫在各大拍賣市場中開始嶄露頭角。2006年3月,蘇富比率先在紐約的“亞洲當代藝術”專場中推出中國當代藝術,在世界拍賣市場上第一次完整地出現了中國新油畫的身影。中國畫家張曉剛的《大家庭》係列、方力鈞的《光頭》係列、嶽敏君的《笑臉》係列、王廣義的《大批判》係列等,在這場拍賣會上,總成交額達到了1323萬美元。拍賣會的成功,迅即在亞洲區域市場中得到了更強的回應。一月之後,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推出了“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專場,現場的熱情幾乎達到“爆棚”的程度。
由此,原本市場非常低迷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突然間一夜成名身價暴漲,由“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一度成為中國在海外最“暢銷”的文化產品。
“古”與“今”的價值之爭
行業評論家表示,很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存在嚴重的炒作現象。例如,2007年紐約蘇富比春季拍賣會,嶽敏君的油畫《金魚》以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成交。當時在現場無人舉拍,而是三個電話委托買家在競爭,這種手法是一些炒畫者慣用的。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是,代表中國古代藝術最高水平的黃公望、八大山人及近現代藝術最高水平的齊白石、黃賓虹等諸多公認的大師之作,也僅僅徘徊在幾十萬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