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帝臨凡化朽道 屢試仙胎驗品真(2 / 3)

木姍道:“原來如此,不過......”老道問:“不過怎樣?”姍対道:“說到豬,我時常聞得嬰兒一股異味,但不知何味道。”老道怕露行藏道:“嬰孩子家都有股奶臭尿腥味,有何奇哉?”姍道:“母親說如豬臊味。”老道疾掩道:“這拾得的娃如貓狗無二,如何沒股子氣味,待洗刷些時日,自然換上清香氣息。”木姍信以為真想及孩兒所受苦難,更對其疼愛備至。

西夫人終日愛若至寶,憐惜道:“娃兒周身異臭,雙腿殘缺,難怪父母相棄,隻不曉得父母生何模樣?”果甫道:“天降奇人,每予異貌,受稟苦難,此童日後必成就非凡,且與姍兒相處,全似姐弟一般,當屬上定天緣。”又附耳道:“遇我夫婦收養,豈不是這小子天大的福份。”夫人笑著假嗔道:“相公也不怕有人家聽著了笑話。”二人相似一笑,笑逗娃兒且取嘉名,曰“福來”。

二人不為之嫌棄,忠愛若寶,老道心忖:“須另設機關,叫他知難而退。”

幾日後,門首人聲嘈雜,開得門來,俱是破衣爛衫的荒民,老小男女約五六十餘口,問及原委,全是災荒從別境逃來。道士隱在暗處冷眼旁觀:“菩薩心腸也不濟世,除非木府有使不完的銀錢,倘若要行善積德,這般情形夫人也當遏止。”

孰未料,木果甫小怔一會,即囑仆眾,騰後院安頓,設大鍋熬粥,取布量丈裁衣。人眾量巨,木府本賴祖上幾畝田產度日,如何禁得住這多人吃喝絞用,不日便顯出窘迫的光景來。

夫人心焦道:“如般下去,府院難保。需想個十全的方法,即保難民衣食有著,也予我們減輕重負。”木果甫也急思良策忽道:“忘了咱還有偌大山林,雖無甚大特出,靠山吃山,倒也能糊口,著民前去守山護林,即可自建屋舍,又可開荒播種,自食自作來得穩便。”

夫人愁眉舒展喜道:“此法最妥,正好那片山果樹需人看護,林廣山闊從來不曾好生打理,這下倒有了著落。”夫婦攜手與眾告知心意,眾家破園失,幾日府居正感慚愧,聽得如此美事,安有不去的。趁天早疾摻老攜幼往那木府林地安置。

果然一片好果林,桃李杏滿山遍野,大家遂伐木建房,開渠刨地不提。

老道看的真切,頻頻頷首,見木姍一昧精心照顧福來,更添愛意。乃知時機成矣,顯出法像真身來。

夫婦才解困頓,欲往廳堂飲口茶歇息會,聞得異香撲鼻,瞬時一炯炯生彩的白發老人覿麵相迎。但見:羅袍曳動,拂塵飛揚;羅袍曳動體輕健,拂塵飛揚仙骨生。音洪貌端神人品,香燭供奉顏難見。聚慧斂智化世人,福澤安平濟蒼生。

夫婦二人識得真切,跪下參行大禮。天尊出塵相摻道:“我乃上界元始天尊。你那孩兒本是天上一株蓂莢仙草,投生下界乃是為降魔大任而生。清平世界難掩滅頂厄災,魔邪狡黠詭詐,躲藏深邃,難覓其蹤,故度得聰慧靈精,顏生麵陌,以不意攻擊;取邪魔疏心摧之。前設行乞老道,殘腿嬰娃,荒野災民,俱是全真所為,屢試夫婦果十全君子。爾女木姍稟天恩有福亦有災,境況如何還需協助。今般已得八齡年歲,即是授功稟慧佳期,此有錦箱一隻,箱內乃是百種仙丹,三人同服,每日一丸,此是一年的用度,助彼脫胎換骨。”遂用塵擎出一箱。

好箱:青藤編就,桃骨鑄鎖,一領金蟬披罩。瑞氣騰然,紫氣環籠。爍得夫婦倆睜不開眼,彼時木姍正鬧道:“爹娘如何福來成了彘豬模樣?”進得門來,亦被瑞氣驚住。

見一白發老者,驀然心有所捂,夫婦聽得呼喚,再看女兒懷中之物,始信老者所言,將前由釋解。一縷靈光閃現,木姍腦內閃出諸般舊事,放下豬娃,雙膝跪於老者前拜道:“弟子授命托生,今日才見尊顏,請師父受弟子一拜。”天尊將塵一掃,托住木姍道:“好徒兒,我將妳與父母三眾一同授功。”

木姍何般聰明,伏膝參拜道:“師父,徒兒是肉重骨濁何能受此重托?”天尊道:“臨凡下界當為此般,至於皮囊授仙丹正為脫胎換骨,勿憂心耳。”

天尊麵授木姍惜命修身之訣,乃為:清氣體中藏,濁物身外散。日月掩精華,命隨天地駐。木姍謹記,此後一載勤修勤練。

第二年天尊又授變化之訣,乃為:“樹隨風動風隨影,花逐暗香香暗飄。動靜玄妙皆能變,千般幻化是此招。

第三載又授飛翔騰那之法,乃為:身輕若燕穿雲間,雄鷹展翅淩霄漢。來去如電仙影閃,三山五嶽頃刻遍。

第四載天尊授機宜神功之訣,乃為:強筋壯骨凡人輩,練鑄金剛不敗身。隱遁飛潛隨心意,玉兔金烏做伴鄰。

木姍牢記。那天尊又虛手從發髻取出一物,托於掌心,叫木姍孩兒看這是何物?”聞得真切,凝眸細觀,卻是:一顆米粒金光燦,全是寶劍器一柄。跳來蹦騰難束縛,顏見真主靈光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