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 / 3)

國王道完,滿眼星淚,幾欲出聲,木姍慰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等通曉醫術,可為王子診治。”國王一聽大喜過望,忙攜四眾到王子寢宮。木姍見那王子年約十八,生得豐神俊朗,玉樹臨風,雙眸雖瞎卻如常人。木姍也不把脈,也不開方,隻從衣袖中取出自製丹丸一枚,那丹碧青顏色,芬芳盈室。

王子服下丹藥,少會,喉間作響,一股熱力上衝,周身舒爽,灰霧眼眸澄亮如水,漸漸顯現出人形,慢慢清晰,阿裏王子喜極,仿若夢中道:“我看見了,非是夢哉?”道罷熱淚滾滾。國王慰道:“孩兒快來答謝恩人,是她們使吾兒重見天日。”道罷手示四眾。

王子見四位恩人乃是與自己一般大小的神仙男女,跪拜叩謝不提。四眾扶起,王子細瞧父王道:“父王您老了,定是孩兒所累。孩兒眼瞎數載,為治疾患,您傷盡心神,孩兒不孝。”抱父痛涕,國王也掩淚道:“吾兒乃父心頭肉,莫說為你求醫問藥,就是將自己雙眼予你,也是應該,是父王害了你。”王子康複,王後得了消息,火速來探,母子相見,又是番情動感傷。

結局圓滿,四眾欲告辭離宮。國王強留不放,設宴為王子慶賀,同時感恩四眾,王子與四眾結為異姓兄妹。席間木姍問道:“如何要以‘惡相國’這般不吉名諱做國名?”國王道:“寡人也曾不解,先君臨終前說,我國百姓若幹年前受上天詛咒,皆生得麵容醜陋,鄰舍國家遂取笑譏諷,國人一怒之下,乃以惡相自稱,奉醜為美,俗為貴,留下這等不濟國風。又經若幹年代,惡相國也漸拋陋習,蓄養善良,然上天仍不理會,國人無奈,破壇子破摔,索性不做好人,我貴為一國之君,無時無刻不在為國家命運擔憂。”道罷,仰天長歎,木姍慰道:“國王休慮,請稍待一會,我去去就來。”道罷一個飛雲,消失在茫茫雲海,驚得那文武官卿,宮娥侍衛瞠目結舌;國王、王後、王子急忙伏身下拜。

頓飯功夫,東南天際出現一抹祥雲,上立一位天官,木姍站立一旁,天官手持玉帝聖旨;國王急攜百卿伏跪殿外廣坪。天官展卷宣讀,旨曰:為惡相國解除魔咒,還一國子民秀貌慧容。道罷天官施法破除咒語,而後駕雲返回天庭,木姍攜旨飛還宮殿,交聖旨於國王,國王誠惶誠恐接旨。木姍道:“玉帝下旨惡相國更名為‘美善國’。”國王又三拜九叩謝了天恩,隨後大赦天下,舉國歡宴三日。果然脫胎換骨般,人人顏貌端正,身形挺拔,顯出非凡氣質來。百姓得了好麵貌,個個精神抖擻;四眾也喜歡不已,如此又留了三日,第四日非要離去。國王見強留不了,賜黃金千鎰,珠寶百顆,四眾取了黃金五錠,餘者不受,臨行前囑咐國王、王子為君者,當以身作則,善政天下,體恤子民,任人唯賢,而後上大道往北而行。

話說西南往北有一大國乃“親金國”,國人也俱是服裝奇異,發式獨特,相貌自與他國人不同,但見:男女皆生得高大壯碩,高鼻梁,大眼睛,毛發微黃,肌膚賽雪。一日到得國中錦繡所在,車喧馬鬧,進城觀景,一派繁榮。親金國以畜牧為業,牛羊成群,少產穀類,人們以肉食為主。無論親朋宴請,還是朋友小酌,常用一隻整羊,宰殺幹淨,置大鍋燉熟,放入鹽巴,用刀切盤,人人張著手爪,齒牙咧嘴,食肉啃骨,就著饢餅味美異常。

木姍心道:“人多以肉為食,性必強悍好鬥,國中當不消停。”遂與三眾穿梭遊玩,不覺天光漸退,暮色漸沉,此時已來至郊外。郊野非小橋流水,村舍人家,乃是平闊草原,一望無際,天快盡黑,四眾尋地借宿。

正舉目四望,那遼闊草地中竟現出一座莊園來,遠遠瞧去竟似個小鎮般,延綿約有十數裏。行進細觀,卻無燈火人影,院門殘破,白羽上前叩門,半晌無人,莫非空宅?四眾心忖,正茫然,一放羊老者趕羊經過。見四眾在那叩門探瞧,滿麵狐疑道:“幾位遠方客人,此宅戶乃是空宅,內有惡鬼蜷居,切莫闖入。”泉生道:“老人家您還走此道?”老者回道:“惡鬼須半夜出現,天光就潛,此才落幕,還沒膽量出來。你們是何方人氏?”

木姍回道:“我們是遊客,貪戀美景,錯過了店旅,見此處有人家,遂來攪擾借宿的。”老者吃了一驚道:“可是遇上我這糟老頭子了,不如去我家,雖離此有段距離,卻是安全。”道罷,老者揮鞭趕羊帶路。木姍觀老者非歹人,倒是那府宅陰氣森森,讓人膽寒,遂隨老者前行。

約半個時辰,趲路十數裏,出現一宅,是平常民居。一位老嫗出來迎接,老者招呼道:“快快備酒,款待客人。”老嫗忙進屋準備。四眾隨老者入內,堂中熊熊炭火正煮著半邊羊肉,幾上被老嫗置放葡萄美酒、奶茶、果品。四眾謝過盛意,與老者一同進餐。

食物十分美味,酒甘醇芬芳,難得的好釀。木姍飲口酒道:“老人家為何你們以肉為主食?”老者答道:“我國雨水奇缺,穀物產量甚微,隻能牧養牛羊,以供食用。”木姍聽老人說詞,才曉誤解了國人,自責不已。紫夕道:“適才聽老人說那宅府蜷有惡鬼,究竟是怎麼回事,願聞其詳。”老者見問,放下酒杯,不由歎息道:“說來還是個冤魂,枉死不得瞑目,作鬧人間。”道罷將來龍去脈說了個仔細。

到底冤魂為何作祟,欲曉究竟,且聽下回分解。

親愛的讀者,本書已建《仙俠苑》貼吧,請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