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備,一種工具,一種技能,當它為眾多的人掌握之後,就是一種普及。電腦是這樣,轎車是這樣,攝像機也是這樣。自從20世紀末期以來,用電視攝像機紀錄生活、報道新聞已經成為部分人群生活的組成部分,成為引領時代進步的時尚。電視攝像也已從電視從業人員的專利圈中跳出,跨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社會文明和群眾文化的標誌。這是科技的發展,也是時代的進步。可喜可賀!
誠然,攝像機不是兒童手中的玩具,電視攝像也不能像玩手機那樣隨意撥弄。電視攝像畢竟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體現思想意識的、表達對客觀事物看法的、表露生活情趣的、記錄客觀世界的創作。因此,它不是任何人即可駕馭的低層次操作,更不是麵對任何生活目標“開槍就打”的莽撞行為。而是對它的駕馭者(創作者)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諸如,要有一定的思想文化素質、有關的業務基礎知識、電視攝像的基本技能,以及較高的藝術創作修養等等。為此,編輯一本關於電視攝像技藝,並如何把它運用到電視采訪、拍攝的各個環節,以期提高電視節目製作質量的書籍,就顯得必要和重要。
麵對電視攝像的普及和發展,浙江大學出版社因時度勢,與時俱進,組織優勢兵力,編寫《電視攝像》這本書,可謂有的放矢,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參加編書的作者,大都具有業界實踐積累和專業教學經驗。全書定稿為七章,其中,第一章由張武鬆編寫,第二章由康延智、朱衛東編寫,第三章、第四章由巨浪編寫,第五章、第六章由王仁忠編寫,第七章由董超編寫。全部書稿由巨浪進行了適度修改並承擔了統稿工作。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浙江萬裏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有關領導的熱情支持。浙江大學出版社李海燕女士在體例、框架上給予了指導,該社責任編輯李苗苗女士進行了認真的修正。他們的工作對於出書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此,一並表示真誠的謝意。
本書在成稿進程中,參閱並借用了相關著作中的一些資料,選用了一些圖片,參考文獻專列書後,借本書出版之際,表示誠摯的感謝。
電視攝像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涉及方方麵麵的知識,而知識也在推陳出新。要與技術的發展和理念的更新同步,誠然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若有疏漏和差錯,懇望學界、業界同人教正。
編者2008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