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攝像師對於電視的作用至關重要,他們相當於觀眾視線的引航員。對於以影像作為優勢的電視媒介來說,攝像師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圖像,更是傳送著信息,傳遞著觀念,傳達著感情。如果攝像師本身對他的工作沒有真誠的感情,那麼他所拍攝的畫麵也是蒼白無力,甚至是草草了事的。沒有創造力,沒有表現力,沒有真情實感,對觀眾來說,看電視便不會有美的感受,感情的傳遞,這樣的電視是沒有生命的。相反,如果攝像師帶有對工作的真誠的感情,那麼對於畫麵的精美,他會精益求精;對於艱苦環境甚至是戰場等危險的新聞發生地,他會全力以赴;對於每一次拍攝,他都會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我們說,真誠的職業感情屬於文化藝術修養的範疇,原因有三。其一,對待所拍攝的事物,必須要有基本的了解和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去表現它。而隻有具備相應的文化知識,才能達到希望能夠拍得出色的自我要求。也就是說,對待工作的感情願望才能夠得到抒發。其二,當一個人對做一件事有很大熱情時,便會激發出他的很多潛能。文化積澱不是一時半會能達到的,但是突發的靈感和創造力,卻有可能由於興致而產生藝術的表現力。比如在電視紀錄片中,真誠的感情會使攝像師對被攝對象產生感情,這種感情會使他在與其他因素相比時,把更好的拍攝放在首位。第三,這是個人素質、修養的一部分。對待工作是否認真,是否懷有感情,也能看出他是否具有個人修養,是不是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那麼,對電視像影師這個職業來說,怎麼樣才能做到擁有真誠的感情呢?
首先,要做到對外關心世界、對內關心人性。要有一顆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不少出色的前沿攝像師,促使他們前往如此危險的地方,並出色完成任務的原因,不僅僅是工作需要,更是他們對世界的關心的態度。他們渴望參與到事件中去,作為親曆者,更是作為傳播者,有了這樣的心態,相信他們對待這份工作就有了感情。
其次,要培養自己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電視所要傳達給觀眾的,在豐富的信息之外,也要有美感,這是電視的一個很重要的作用。當攝像師力求追求“美”之後,他自身就會喜歡上他所拍攝的對象,就會產生興趣,從而對工作產生感情。例如很多文藝片的攝像師,為了表現一個非常美的,或非常獨特的畫麵效果,往往會竭盡所能去實現。同樣,當拍到特別的、與眾不同的畫麵後,那種欣喜也是別人無法感受到的。
第三,要培養職業自豪感。電視是所有媒介中最富有表現力的,也是迄今為止影響麵最廣的媒介之一,影像的元素會使電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成為人們接受新信息的最形象的來源。因此,作為帶給觀眾視覺享受的攝像師,在觀眾心中有著特別的意義。他能夠去到一般人去不到的現場,他能夠感受一般人感受不到的經曆。甚至,攝像師在拍攝過程中融入的個人觀點也不留痕跡地影響著受眾。凡此種種,都足以讓我們電視同行感到自豪。當一個人有了職業自豪感後,當然就會對工作有熱情,有感情。
電視攝像師是能體現電視靈魂的職業,是影響著全世界受眾眼睛的職業。無論是帶來美的享受也好,帶來最新最重要的信息也好,抑或是通過鏡頭給人帶來某些思考也罷,作為未來的電視攝像師的文化藝術修養,就是要充滿真誠的感情,並用這種真誠的感情來對待每次拍攝工作,每個電視鏡頭,每幅電視畫麵。
二、敏銳的洞察力
當今世界是信息的世界,由於信息科技的迅猛發展,各類新生媒體遍地開花——門戶網站、即時通訊軟件(QQ)、下載工具(迅雷)、連鎖廣告屏幕(分眾)等都被視為新型媒體。但是,傳統媒體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尤以“電視”為甚。畢竟人們接受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機結合及其所帶來的身臨其境的感覺。
既然電視依舊傲立在傳媒之巔,那麼電視攝像師就成為電視產品生產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他們所看到的將可能成為我們所看到的;他們的視角就將成為我們關注被記錄事件的視角;他們拍攝時的感情傾向也將直接引導我們的感情投入;他們用攝像機記錄的將很有可能成為當天的關注熱點;他們可以帶人進入從未感知的社會的犄角旮旯,進入硝煙彌漫的戰場,進入神秘奇異的自然界深處。於是,他們成為人們了解世界的“第三隻眼”。信息世界裏信息主導著一切,而這“第三隻眼”的敏銳與否也直接影響到了人們對信息的捕捉,甚至關於個人之成敗、事業之興衰。
戰爭的成敗主要不在於武器的精良,而在於戰略家的指揮。導彈的破壞力不在於其攜帶爆炸物的重量,在於製導係統的精確定位,電視新聞的優劣不僅在於所發生事情的大小,還在於捕捉得是否及時,記錄得是否詳盡,觀察的視角是否獨到。以上幾點,幾乎都依賴電視記者和攝像師的“敏銳的洞察力”。
“敏銳的洞察力”是電視記者和攝像師的“文化藝術修養”的最高表現形式之一。當你的修養達到一定的境界,當你對世界的了解有了自己獨到的一麵,那你從身邊的小事也可以挖掘出深刻的意義,你的洞察力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電視攝像師的鏡頭麵對的是億萬觀眾的眼睛,希望未來的攝像師們能不斷在實踐中磨煉自我、沉澱自我,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
三、豐富的想象力
有人認為,電視畫麵不必美輪美奐,隻需工整;構圖不必匠心獨特,隻需完整;用光不必精細講究,隻需恰當。那是不是就可以說電視攝像師不需要想象力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想象是什麼?是人們頭腦中原有的表象經過加工改造和重新組合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是一種高級複雜的認知活動。形象性和新穎性是想象活動的基本特點,它主要處理圖形信息,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人們的頭腦中,而不是以詞語、符號,以及概念等方式呈現。要想創新,想象力是最為關鍵的。對於人類而言,最美的思維方式是想象,最高的勞動價值是創造,創造高於想象,想象則是創造的基礎。所以沒有想象便無法進行創新。想象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是在感知客觀事物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即創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獨創性和發散性。而新穎性﹑獨創性﹑發散性正涵蓋了創新所需要的所有特質。
藝術創造離不開想象力。記得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一切知識的源泉。”確實,人類正是因為有想象力才會去假想未知的世界,才會一步步在實踐中總結出生存的經驗。而藝術是這種總結過程的升華,藝術的產生則可以視為人類想象力的外延。
攝影技術作為藝術的分類,其本身也集中了想象力的元素。就攝影本身而言,它是創作者對真實生活的一個選取和改造;在選取和改造的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是想象。角度、構圖、光線的組合有成千上萬種,而拍攝者需要通過想象力去預設心中的效果,從而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樣,電視攝影也是同樣的選取再構建的過程,同樣需要發揮攝像師的想象力。
電視是一門視覺的藝術,同繪畫、雕塑一樣,是讓人通過影像來獲得信息的傳播方式。所以,作為電視最重要和基礎的表現手段,攝像發揮著尤其重要的作用。觀眾看電視,首先接受到的就是畫麵信息。如果畫麵平淡無奇,觀眾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放棄收看。反之,如果畫麵新奇,富有視覺衝擊力,就很容易讓觀眾產生收視興趣。而那些新奇的畫麵、富有衝擊力的圖像,除了與拍攝內容有關外,很大一部分還是來源於拍攝者的想象力。現在很多的攝像師想方設法地接近被拍攝對象,用俯角﹑仰角或者廣角畸變的手法去拍攝,其實就是在發揮著他們的想象力,用不同的手法帶給觀眾陌生的視覺體驗,從而增加觀眾的收視樂趣。
新時代的電視節目更加注重創新,一個新的形式,新的手法將給節目注入新的生命。當然,節目的創新不光依靠的是節目的形式,作為節目構成基礎的攝像也需要創新。事實上,攝影技術的變化一直受技術的發展﹑節目的需要和攝影師的想象力的影響。當初,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最初發明的攝影機是個極其笨重的家夥,攝影師根本無從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隻能是將它放在那裏規規矩矩地記錄。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攝影機被做的越來越小,其外延的擴展也越來越豐富。於是,攝影師就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去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他們逐漸發現攝影機不再是矗立不動的“石頭”了,它可以通過移動來模擬各種運動,它可以改變色調﹑調節虛實來模擬各種氛圍,它還可以通過與其他設備的嫁接開啟觀眾新的視野。國外著名的動物攝影師就在拍攝野生動物時,把攝影機裝在各式各樣的偽裝物上,去接近它們以取得人們無法想象的圖像。其實,這些都是攝影師在科技進步的條件下,發揮自己想象力而獲得的,最終給觀者帶來的是更加玄妙的視覺體驗。
21世紀被戲稱為是個讀圖的時代。人們接受的信息量越來越大,所以也需要越來越便捷的信息接收。這樣,電視的圖像表現力也就越發顯得重要。要改變原來電視大部分靠聲音和解說傳遞信息的局麵,電視攝像師就更加需要發揮想象力,通過拍攝者的創作來增加畫麵的信息。
想象力是新時代最需要也是最缺乏的素質。豐富的想象力不隻是有天生的成分,後天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多接觸藝術,多解讀藝術作品,開闊眼界,增加文化修養,不斷的思考……這些都是孕育想象力的土壤。
四、創新的表現力
表現力是指將自然物象及千姿百態的人等這些大自然萬物的表象客觀地攝入畫麵,再加進了攝影者主觀思想,選擇適當的角度,采用相應的輔助手段,去表現自然物象的能力和水平。電視攝影的表現決不是單純的客觀的描寫自然物象,而是通過攝影者思想感情的引導,運用藝術技巧,處理自然景觀中的事物,使主觀與客觀統一在一起,產生強烈的藝術表現力。
電視媒介主要是靠畫麵來傳播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因此,電視攝像師是從構圖、光影、色彩等方麵給予觀眾以視覺上的享受。除此之外,電視攝像師還可以通過錄製聲音,來吸引觀眾的聽覺。但是,如何拍攝出優質的畫麵和錄製優美的聲音呢?為了不讓觀眾在重複的看著同類的或類似的畫麵,為了不讓電視藝術失去它真正的意義,這就需要電視攝像師具有一定創新的表現力,去用不斷變化和更新的效果藝術去吸引觀眾的眼球,讓電視藝術在他們麵前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創新的表現力呢?首先的前提必須是要真切地深入電視攝像藝術當中。這就需要電視攝像師能夠更具有觀察、發現的能力;要求攝像師在生活中去接觸,去了解,去深入事物的內在,感悟其中的表現因素,並且馬上把握住,捕捉到;要求攝像師有更為廣泛的視覺空間,能發現新事物及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微妙聯係。任何一個再簡單的形象,也有著多方麵的表現力,這就需要攝影者精心地觀察、發現。
創新的表現力的本質是離不開電視像影師在其他方麵的美學修養,有這麼一句話,就是加強電視藝術美學修養,提高自己審美情趣,並將它融入具體的電視攝影創作之中。一位成熟的電視攝影師,必須在美學、藝術製作、藝術欣賞、藝術批判等方麵苦下工夫,積累藝術經驗,才能在電視攝影過程中體現出自己的藝術素養。要不斷地從各種藝術當中攝取養分,接納各種藝術表現形式的長處,以此豐富自己的畫麵表現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電視攝像師是畫家,要拍出美麗的畫麵;是思想家,要用鏡頭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思考,去抒發自己的情感。
電視攝像是一個實踐性經驗性很強的工作,必須投入到實踐中去鍛煉自己,而且要能夠合理的調節自己的工作時間,利用空閑的時候多多總結一下經驗,還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來不斷的充實自己,全麵提高自身各方麵的修養,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對電視攝影這個工作來說也是如此,練功夫在於平時的積累,平時對生活的觀察,要善於快速、簡潔、又要獨特地來表現被攝事物,表達自己的思想。隻有真正來到了現場,真正麵對從未麵對過的事物,甚至是突發的情況,才能迅速做出判斷。
有一個叫瑪格南的攝影組織,是由著名的攝影師羅伯特·卡帕、布列鬆等人於1952年倡導創立的,到現在已有55年的曆史。他們對加入其中的攝影師的選擇非常嚴格,一定要求那些在影像上具有獨特創造力的人,能夠把超群的藝術天賦與感知力灌注到人類生活的細節中,呈現出的不是藝術本身,而是與人有關的狀況與境遇。藝術的根本是人,電視所要傳遞的信息都是要與受眾有關的,因為與人有關的內容才更為吸引觀眾。電視攝像師要善於從細節、從與眾不同的角度、或是旁征博引的方式來最終為表現人這個主題服務。
電視攝像師的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完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積累,需要有很好的耐心進行琢磨。它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係,又是一項係統的工程,也是一門綜合的學問。但是,隻要處處留心,點點積累,就會步步提高。在電視攝像的實踐中,不斷地創作、傳播和展現美好的世界,是電視攝像師工作的主旋律;純潔的心靈,真誠的感情,獨特的感受,新奇的見解,是電視攝像師一生的詠歎調。
本章小結
作為優秀的電視攝影師,從事的是電視行業。電視作為一個大眾傳播媒介,大眾賦予了我們話語權,這就要求我們要對這個社會負責,對大眾負責。記得有位新聞傳播學的專家在被問及對電視工作者你最看重的是什麼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說,是責任感。是啊,責任感,說來輕鬆實則不易的字眼,電視攝像師們,當我們扛起攝像機的那一刻,我們肩上就背負上了沉甸甸的責任,我們要用最客觀的鏡頭記錄下花的綻放,人的哭泣,曆史的變遷,時代的更迭,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俗話說,做事先做人。搞藝術也好,搞文化也好,做新聞也罷,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用各種文化藝術武裝自己,堅持不懈,執著追求,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攝像師!有可能展現出電視獨特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