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岩回到草廬,惠兒並未見到太子與華岩所說的師父,華岩說他師父在山下正為一個受傷的男子療傷。華岩在山上宿了兩日,見惠兒的腳傷已經好利索了,便帶她下山尋他師父。
第一次來到月氏國的小鎮,惠兒眼裏充滿欣喜,這裏雖然沒有天朝那般的繁榮富庶,卻別一番景致,街邊小攤販賣的東西都是稀奇古怪的,有好些她都叫不上名來。這些小販既不叫喚,也不吆喝。裝飾的好些的店鋪裏一般是賣布匹、衣服、首飾……再無非是些糧店、客棧、酒樓、青樓。
路邊行人來往絡繹不絕,小攤販雖不叫喚,生意也算是紅火。
“誒,這是什麼東西?看起來像是玉佩,可形狀卻又怪異的很?”惠兒在一處小攤前停下,順手拿起一樣小東西左看看右看看的。
“這個叫做香石,聞聞,還有股淡淡的香味呢。”
聽華岩這麼一說,惠兒將這香石靠近鼻尖一聞,果然有淡淡的香味,“這可是與我們天朝的香囊差不多?”
“老板,這個紫色兔子形狀的香石怎麼賣的?”惠兒真的是太喜歡這個香石了,又讓她想到了母後生前為父皇繡的香囊,父皇格外的在乎那個香囊,說那是母後送與他定情的信物。
“十個銅子,這裏每一個都是十個銅子的,姑娘可還有喜歡的?”老板是個人中規中矩的中年男子,看他穿著粗布雜衣,眼睛裏也沒有精算狡詐的光芒,倒是個本分的生意人。
華岩拿出一貫錢,放在老板的手上,老板隻拿了十個銅子剩下的便退回給華岩,說,“姑娘隻買了一個,老農豈有多收之理。”再三推辭,愣是不敢多收。
“老板是忠厚之人,小女子甚是喜愛這香石,當然更是欣賞老板的為人。這街上做買賣的人,怕多數都想著將貨物提高售價謀取暴利,鮮有像老板您這樣正直、童叟不欺的生意人了。”惠兒甚是欣賞這個老板的為人,一份貨物一分錢,該是多少便是多少,決不多拿一分。
“姑娘既知,便莫要為難了老農啊,若姑娘喜歡這些香石,便再挑上十個,這一貫錢,老農才能收下啊。”(注:一貫錢,即一百個銅子)
惠兒看看,從一堆的香石裏挑出一個翠綠色鳳尾形狀的,遞到華岩麵前,問,“這個好看嗎?”
“好看。”
聽到華岩的回答,惠兒清脆的笑了笑,之後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你們這裏沒有送香石做定情信物的吧?”
華岩用手摸摸鼻子,沉思一下,似乎是在回想到底有沒有見過把香石當定情信物,良久之後,很肯定的回答,“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