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入社諸賢傳(2 / 2)

與海潮之聲。行往來者。如禦風而遐舉。坐臨水者。如騎鯨而將去。笑執手者。軒渠絕倒。達於衣冠。蓋其心手相忘。筆與神會。而妙出意表。故能奴隸顧陸。童仆張吳。跨千載而獨步。非十八人者。不足以發伯時之筆。非伯時者。不足以寫十八人之趣。豈非泉石膏肓。煙霞錮疾。其臭相似。故形容之工。若同時而共處者也。伯時與餘為從兄。實山林莫逆之友。為此圖凡三十八日而成。餘得之。遊居寢飯其下。客來觀者。或未知蓮社事。因記其後。覽者當自得之也。圖成於元豐庚申十二月二十五日。越明年辛酉正月二十六日。龍眠李衝元元中記。

右蓮社高賢傳一卷。本不著作者姓名。自隋唐誌晁陳二家俱未見書。曰原跋。謂自昔出於廬山。宋熙寧間。嘉禾賢良陳舜俞。粗加刊正。大觀初。沙門懷悟。複為詳補。而是書始顯。然此十八高賢。皆晉宋時人。則此傳亦當為晉宋時書。故仍從唐宋叢書辨補。其曰蓮社者。謂謝靈運在廬山。鑿池種白蓮。時遠公諸賢同修淨土之業。因號白蓮社。靈運嚐求入社。遠公以其心雜而止之。夫既不許其人入社。而又取其人所種之蓮以名社。則人之稱斯社也。其謂之何。但如遠公。始欲從學。範寗卒乃傳經。雷次宗周續之。以一釋和尚。而能為功經學前。此所未有也。白香山為劉軻代書。謂廬山自陶謝。洎十八賢以來。儒風綿綿不絕。而皆由遠公倡之。今錄其書。又豈獨為釋氏提振宗風耶。汝上王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