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弟是塊什麼材料,太子哥哥也是知道的,臣弟要是把父皇這些氣話都放在心上,那早就要被六弟氣得七竅生煙了。小六那不學無術,到處惹禍的性子,隻怕這輩子都改不了了,臣弟倒也不比為了他生氣。”李恪笑道。
“六弟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的,偌大一個皇家,也就出了他這麼一個紈絝!就讓他鬧吧!”李承乾倒是挺羨慕的,不像他,身邊一群的人每天圍著盯著,就是為了挑他有沒有做錯什麼事,說錯什麼話!
這時,李泰快步趕上來說道:“太子哥哥,三哥,咱們兄弟三人許久未聚,今日兩位哥哥可有空?”
前些時間,李世民先後挑選了十餘位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如於誌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征等,又令劉洎、岑文本與馬周遞日往東宮,與太子李承乾談論。
現在李承乾被這些博學多才,博古通今的大臣們圍得喘不過氣來,正是煩悶之際,能與兄弟一起聊聊天,對李承乾來說簡直就是好事一樁,他自然就有空了。
雖然李恪很想回府去陪安樂,但李泰邀請自然是有事,所以他也沒有推遲。
隻是他們卻沒有去誰的府上,而是去了聚福茶樓。
以前他們總是會帶安樂來這個茶樓的,因為安樂喜歡聽說書,每次都能夠聽得如癡如醉。
所以看到打胎說書的人,他們三人不免就會想到安樂。
“也不知道安樂現在怎麼樣了?本王都好多天沒去看她了。”李泰笑道,他還不知道安樂現在已經進吳王府了。
“是呀,本宮也許久未見她了。”李承乾也笑道。
這個時候李恪是有些心虛的,於是說道:“走吧,上樓去吧!”李恪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李承乾和李泰知道安樂跟了他,他們會怎樣。應該會祝福吧?畢竟他們都已有妻兒,總不能真的讓安樂做妾,那也太委屈安樂了。
所以,安樂的幸福還是隻有他能給得起的,李恪這樣想著。於是便也不覺得虧欠兩位兄弟了。
李恪儼然是把安樂直接當成他的女人了,卻不知道,安樂誰的女人也不會做。
到雅間後,李承乾問道:“四弟是有事相商,還是真的就是咱門兄弟幾個聚聚?”於是李恪也看向李泰,他們都覺得不會是純粹的相聚。
在眾多兄弟當中,他們三位年齡最相近,也最得李世民器重,也不是有記憶以來都在皇宮。他們曾是王府普通的兄弟,並不是皇子,他們也記得在王府時的自由和快樂。他們曾經一起玩樂,一起挫折,所以他們之間的感情不比其他的兄弟。
所以這些年,他們相互之間的變化,隻有他們彼此最清楚。李泰越來越沉穩,越來越內斂,越來越受皇上的喜愛和大臣的追捧。身為太子的李承乾不願相信一些是是而非的事情,但也不是全然不信的。
李泰是文人,越來越沉穩縝密這是自然的,所以凡事,李泰心裏也是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