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著整個長安城,沒了白晝間的喧鬧,隻聽得空曠的朱雀大街水溝裏蛙鳴蟲叫。
六月的長安還不似後世那般炎熱,夜間涼薄的空氣透過監獄的天窗,讓李承乾沒由來的舒坦。
魏征已經窩在草席上打起了呼嚕,李承乾望著窗外的月色卻是輾轉難眠。
一朝穿越,兩世為人,命運的羅盤將他匆匆趕入大唐初年,本以為自己以李承乾的太子身份,能夠為大唐力爭輝煌,可惜到頭來,不過是寒窗鐵壁而已。
李承乾清楚,自己並沒有那麼偉大,來到這個陌生的年代七年多了,總的來說,他是非常努力的,他不敢一絲怠慢的將後世所學助力著大唐的發展。
大唐科技院也好,新式練兵也罷也好,都是為了讓大唐更上一層樓,讓天下的老百姓日子過得更舒服,曆史有血的教訓,落後就要挨打,羸弱就被瓜分。李承乾牟足勁兒讓大唐朝著自己所期待的模樣發展,盡量讓大唐周邊,乃至世界上其他的國家或者部落,永遠對大唐望其項背。土豆育苗以及從龜茲帶來的白疊子是為了大唐子民能夠不再忍受饑寒,震天雷以及新式練軍是為了壯大大唐的肌肉,讓其他番邦異族望塵莫及……
看,這些措施一旦成熟落地多令人鼓舞,全都是利國利民的東西,全都是讓整個民族都為之一振的良策。
當李承乾第一次麵對著磅礴端莊的太極宮時,便暗暗下定決心,不論這個國家的主人是誰,他隻需忠於這個國家,他熱愛這個國家善人善義的百姓,他願窮極一生的力量去改變曆史的軌跡,讓這群淳淳百姓不再受戰爭之苦,不再受喪國之痛。他不想以後還有那句“崖山之後無中國,明朝之後無華夏”,這個民族擁有璀璨的文化,擁有待人以誠的胸懷,不該千百年後接連遭受諸多磨難。
然而,當李承乾一腔熱血展宏圖之時,卻迎來了當頭棒喝。打暈自己的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正是自己血脈相連的父親,諷刺麽?確實很諷刺。
他隻覺得有些話該說,有些事該做,舉目四顧,這些話這些事其實有人說,有人做,然而效果並不顯著。魏征倒下了,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少有的緘默不語,僅是不痛不癢的諫言一番,於是,他隻好站出來了,雖然心中疑惑頗多,可他,終究站出來了。
太極殿之上,義無返顧,視與魏征共存亡,說實話李承乾與魏征並無交集,一般人不可能會以死相救,更何況李承乾還是當朝太子。可是他做了,做的義無反顧,這大抵源自他前世軍人出身的那種秉性。麵色坦然地深深觸怒了李世民,然後等著意料之中的龍顏大怒,當然沒有被就地誅殺而是鋃鐺入獄入獄倒有點出乎意料。
李承乾不知道為何李世民突然要修建大明宮,或許裏麵暗藏玄機?但那又如何?他不分青紅皂白就要誅殺魏征,著實讓李承乾不寒而栗。事已至此,無論怎樣的下場,李承乾隻能安慰自己該做的都做了,最多再死一次便是。
李承乾想的出神,窗外的月亮亦是爬的緩慢,終於,李承乾在迷迷糊糊中睡了過去,那蒼白的月頭也到達了最高空。
......
夜不能寐的何止是李承乾呢,甘露殿內燈火通明,李世民將撕破的宣紙又重新拚湊起來,臉上完全沒了白日間的怒火滔天,反而滿臉溫和的看著宣紙上的文字,幽幽自歎道:“好一個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此文即便是與屈原的離騷相比亦是不遑多讓,更何況文詞犀利如玉,借古諷今尤為膾炙,壯哉,千古雄文,亦不為過。”
老太監趙幽不緩不慢的來到李世民身邊,低語道:“陛下,太子殿下已經睡了。”
李世民聞言不禁一笑:“這小子白日間還與朕大眼瞪小眼,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想不到比朕還睡得早嘞!”
趙幽笑著陪說道:“想來太子殿下今日實在是乏了,適才老奴悄悄探望之時,發現他與魏侍中,兩人分頭而睡,呼聲此起彼伏呢!”
“哦?”李世民放下手中破碎的宣紙,望著窗外明月,感慨道:“這監獄內濕氣尤為沉重,你們可準備了被褥?”
趙幽撥了撥燈芯,答道:“陛下莫要擔心,在太子殿下進入大理寺之前,我便派侍內送了幾床被褥過去,並且將監獄細細打掃了一番。環境雖然比不得皇宮,但也算清整。”
聽聞趙幽已經準備妥當,李世民這才安下心來,繼續拿起殘破的宣紙品讀起來。
......
牢中無歲月,寒盡不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