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等到哥哥登基之後,或許她才能有機會開始她的快樂無憂吧。
蘇黎收回思緒,父皇出這道題,大概便是這些含義吧。答出明哲與黎民百姓便可以了,至於如何陳述,便看各位考生們自己的才學了。
大殿上,內侍鳴鑼一聲,尖細的嗓音在大殿之中響起,“時間到~”
在殿內的各個考生們立刻放下手中的筆,不再繼續。
“交卷~”尖細的嗓音再次響起,考官們便開始收卷了。
很多考生都是長篇大論的,中途還添紙添了好多次,洋洋灑灑地能寫出好幾張來。但也有一些考生屬於言簡意賅的,一張紙還綽綽有餘。
考官們將這些考生們的試卷一一收齊、整理好之後,才雙手呈給聖上。
本來,曆來的殿試都是由考官來挑選出好的那一部分再呈給皇上,由皇上在那其中選出一甲,其餘的二甲和三甲便都是由考官所定的。
但今年,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選擇自己親自查閱,然後定下一二三甲。
於是,諸位考生也隻好在殿內靜靜地等候皇帝陛下批閱完。
起先他們還隨意地打量了下大殿內的各個地方,但後來看了一眼龍椅的方向,頓時慌了。
龍椅旁有很多張考卷,都是被皇上扔下去的,眾人好奇地探頭看了看,發現那些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看樣子都是長篇大論。
那些長篇大論的人便有些不淡定了,這落在地上的考卷代表什麼?三甲嗎?
皇上蘇樊看的速度倒是挺快的,一目十行,而且分類也極快。才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一百張考卷,他已經看完並分類完了一半。如此看來,一個時辰便足夠閱完所有的卷子了。
眾人看皇上閱卷的速度看得目瞪口呆,每張停留的時間似乎就隻是幾個呼吸而已嘛。
眾人在發現地上的卷子以後,便將注意力一直放在了皇上的身上,時時偷偷注意著他的表情。
突然,皇上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了一張考卷上了,似乎是反反複複讀了好幾遍,眉頭皺了起來。
眾人心裏一“咯噔”,莫非是覺得那張卷子寫得不好?眾人發現了,那張卷子上似乎寫得並不多,一張紙都未寫滿,但皇上卻看了很久。這意味著什麼?
究竟是覺得寫得不好呢,還是寫得太好?
在眾人的猜測之中,這張卷子最後被放到了另一個地方,一個新的地方。眾人頓時猜測,那張卷子很有可能是一甲。於是,那些寫得短的,都紛紛激動了起來。
果然,一個時辰之後,皇上便將所有卷子都閱完並且分好類了。
眾人隻見,他拿起最少的那一疊,抽出其中的某一張,道:“東方霖,便是哪位?”
考生中有些人認識東方霖,便都下意識地將目光轉移到了他的身上,其他不認識的見狀,便循著他人的目光看向東方霖。
一位俊逸的男子便出列走到了最前麵,行了個禮,道:“回皇上,草民正是東方霖。”
皇上蘇樊道:“你將朕給出的這個考題拆成了兩個字,各為其作賦?”
眾人覺察不出皇上的心情,便隻能在一旁戰戰兢兢地聽著。
東方霖道:“回皇上,草民並未將此拆成兩個字,而是兩個部分。”
“此言何意?”皇上蘇樊皺了皺眉。
“皇上,草民其實隻作了一賦。哲明,為君之道也。黎民百姓,國之根本也。此二者本就息息相關,草民又如何會將其拆開成兩個字,那首賦,其實是兩個部分。皇上隻要細看,便能知道這其實是一首賦。”東方霖答得微妙,卻正中皇上蘇樊的心思。
蘇樊再次拿起來細看,果真有玄機,不由得容顏大悅道:“哈哈哈……答得好,答得妙啊!”
這是何等高度的評價,眾人不由得又是羨慕又是懊惱的。
接下來,蘇樊又問了幾人,最終將一甲都確定了下來。他是最後才確定一甲的,二甲和三甲早在閱卷的時候便確定了。於是,便讓考官去抄錄貼榜宣布了。
這一甲的三位分別是狀元東方霖,榜眼李四郎,探花史悅文。
這個結果是令眾人感到十分意外的,畢竟東方霖在會試上排名在二十以後了,竟然在殿試上金榜題名中狀元,實在是令人意外啊。
這金榜題名上,也就身為探花郎的史悅文是洛陽本地官員的兒子,刑部尚書史廣傑之子。
由此可見,實力才是最為重要的,看來刑部尚書的兒子是真的有才啊。
殿試結束之後,結果很快便被傳了出去,傳到了各個大街小巷,再次引起老百姓的注意。
這一時之間又熱鬧了起來,處處議論紛紛,都是在討論此次殿試的結果。
基本上就是這次皇上突然自己出題自己閱卷啊,還有結果出人意料啊,還有便是對一甲的這三位青年才俊的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