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叔侄爭位(2 / 2)

……

皇帝與藩王的矛盾逐漸加深,危機一觸即發。五個藩王相繼被廢除,下一步就輪到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了。

就在這時,南京城裏出了一樁怪事。有一個半瘋癲的須發皆白的邋遢老道士,一邊走,一邊唱一首歌謠。這首歌謠是這麼唱的:

莫逐燕。

逐燕燕高飛,

高飛上帝畿。

一時間,許多小孩跟著學唱,後來許多大人也跟著學唱。這可不是一般的民謠啊。明眼人一聽就知道,表麵上說別去驅趕燕子,你要是還驅趕他,他就可能越飛越高,一直飛到帝畿上去了。帝畿,那可是皇宮啊。可是別忘了,燕王的“燕”和燕子的“燕”可是同一個字。別去驅趕燕子,是不是上天通過道士之口,告誡建文帝別去招惹燕王呢?

民謠傳到皇宮裏,朱允炆聽了舉棋不定。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齊泰、黃子澄的百般勸說下,建文帝朱允炆最終決定把削藩進行到底,命令北平布政使司的都指揮使張信秘密逮捕燕王朱棣。張信本為朱棣舊部,立即向朱棣和盤托出朱允炆的密令!

早就覬覦帝王之位的燕王朱棣心有不甘,趁天下諸侯怨聲載道之際,建文元年七月七,燕王朱棣召集將士舉行誓師大會,他說道:

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嫡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唯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橫起大禍,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後,創業艱難,封建諸子,藩屏天下,傳續無窮。一旦傳滅,皇天後土,實所共鑒。

誓師大會正在舉行的時候,天色驟然間暗了下來,烏雲密布,咫尺之遙的人與人隻見都看不見對方。緊接著,狂風夾雜著暴雨傾泄下來。那風雨之大,讓人無法站立,更讓人無法睜眼。這時節隻聽到一片磚瓦破碎的聲音,眾人強睜開眼睛,原來王府宮殿上的瓦片有些被風吹落地上,摔得粉碎。所有參加誓師大會的人都懵了,這也太不吉利了吧!難道老天爺不支持朱棣起兵嗎?

朱棣碰到這種情況,大感意外,驚恐萬分,原先自信的臉上變了顏色。

正在大家六神無主的時候,一個身披袈裟的和尚對著朱棣拱手到:“恭喜大王,今天真是吉祥之兆啊!”周圍的人聽了,全都靜下來了。大家都有點摸不著頭腦,這麼個鬼天氣,怎麼能是吉兆呢!隻聽那個和尚繼續說:“飛龍在天,從以風雨,殿瓦墜落,這預示著大王你要更換黃瓦了。”更換黃瓦是什麼意思?原來明朝製度規定:王府宮殿上隻能用綠色的琉璃瓦,隻有皇宮才可以用黃色的琉璃瓦。更換黃瓦,言下之意就是要做皇帝了。這難道不是吉兆嗎?

聽和尚這麼一解說,朱棣和眾人頓時高興起來,原來這場大風大雨是好事,是起兵成功奪位的先兆啊!

這場風雨,來得快,去的也快。轉眼之間,風停雨住,東方天空中的陰雲隻見消散,露出蔚藍色的天空,陽光從雲層的縫隙中放射出萬道金光。這下大家更相信和尚的解釋了,同聲歡呼起來,士氣高漲。

這個和尚就是朱棣的足智多謀的軍師道衍,善於隨機應變。有這樣一位謀略大師,朱棣可謂如虎添翼。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老將——長興候耿炳文為三十萬大軍的總指揮,不過一貫仁慈的建文帝語重心長地告訴耿炳文:“請你務必不要讓我背上殺害叔父的罪名啊!”從此中央軍被捆上了手腳,建文帝終究不敵狡詐狠辣的朱棣,經過四年的金戈鐵馬,生靈塗炭。1402年朱棣兵臨石頭城下,建文帝君臣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