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各院各懷心思的歇息了,榮國府裏也逐漸的熄了燈火陷入了一片寂靜中,隻有上夜的婆子偶爾急匆匆的腳步聲。
天邊透出一縷陽光,榮國府裏已經漸漸的有了人聲,灑掃的丫鬟婆子已經起身,他們要在主子們起身前將這偌大的榮國府打掃的一塵不染。膳房裏已經開始準備主子們的吃食,在準備好了主子們的吃食後,她們才能偷空用些飯食。這也是小張氏管家嚴明,並不能讓她們過多的從食材裏撈油水,但也是留有餘地的。
大家還在議論昨日晌午東跨院裏的喜訊,所有人都讚一聲還是大奶奶有福氣。雖然,端哥兒如今已經六歲了,但是這中間可是斷斷續續的守了好幾年的孝呢,而且大爺也常年在軍營。所以說大奶奶這肚子還真是爭氣。
史薇還是按每日裏的時辰起身,服侍著代善收拾停當,雖然代善如今已經大好了,但是史薇私心裏還是想讓代善多將養一段時間,因著上一世的記憶,史薇總是怕代善會因為這傷留下病根。代善雖不知史薇這一段心事,但是為了不讓自己心愛的妻子擔憂便答應了再養幾日。左右最近朝堂上也算相對平靜,自打皇上處置了大皇子,忠義郡王和和親王又向來低調,皇上似乎又變的對他這些個兒子誰也不偏誰也不向了,一時間大家也摸不準皇上的心思,其他皇子沒也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代善也還可以在清閑幾天,和親王也著人傳話說讓代善將養好了身子再回府當差。
和代善用過了早膳,史薇便讓玻璃去廂房叫敏兒和枚兒過來。玻璃是史薇新提了上來的二等丫鬟,十歲的小丫頭長得也算白淨齊整,手腳勤快。不一時,就聽見枚丫頭嘰嘰咋咋的聲音,玻璃一掀簾子,史薇便見敏兒領著枚兒進了屋子,兩個丫頭給自己父親母親行了禮,就聽見史薇說道:“枚丫頭今日先不要去書房上課了,和你姐姐跟著娘去給祖父祖母請個安。”因著賈源張氏如今年紀大了,不耐煩人多所以吩咐了平日裏若無事便不要來榮慶堂,他們想孩子了,會讓人來傳話的。所以,如今史薇也並不打擾兩位老人的日常生活,隻是吩咐下人好生伺候著,絕對不予許絲毫怠慢。
枚兒有些好奇的看著自己娘親,敏兒卻是想到了,說道:“娘親是要給祖父祖母報喜去?”史薇笑著點點頭,和代善說了一聲,便攜兩個女兒往榮慶堂走去,代善無事便去了外書房裏,雖說沒有大事,但還以有些王府裏的小事情需要他處理的。
王氏今日裏起身卻是比平日裏早了些許,用過了早膳,便讓彩蝶為她裝扮了一番,流雲髻上簪了一對赤金鳳頭銜珠簪。大紅色繡折枝百合的交領襦裙,外罩著一件粉白色金銀線繡團福的褙子,在鏡中端詳了一番確認這裝扮無誤之後,便扶著彩雲的手出了西跨院。王氏一路走來一路都在思索如何向太太說這件事。雖然王氏一心認為太太是被大小張氏架空了,但是想必太太是不會在她這個兒媳麵前承認的,畢竟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不得不說,王家的女兒都生了一張巧嘴。在往榮禧堂的路上,王氏便已經想好如何對太太說了。
隻是,待她到了榮禧堂卻被告知太太領著大姑娘,二姑娘一起去了榮慶堂。王氏被請到了偏廳等候,王氏坐在偏廳裏捧著茶細細的打量著偏廳的擺設布置,見東邊窗下的炕上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毯,正麵設著鋪著半舊的繡萬字不到頭的寶藍色靠背,石青萬字引枕,秋香色團福大條褥。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觚內供著幾枝百合花。看著也很是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