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尋找希望的征途(3)(1 / 3)

穿過生滿藤蘿的庭院,樸秋跟隨璧語人來到一間充滿書香氣息的房間。那房間的牆壁上掛滿了古人的字畫。璧語人在一扇擺滿了書籍的牆櫃前坐定,示意樸秋坐在一架古琴旁邊的椅子上。屋內時不時飄著陣陣檀香。

“很久沒有回來了,這間書房一直是上鎖的,沒有打掃所以很亂,不好意思。”

樸秋連連擺手說不會。從他的座位上看去,正好能夠看到窗外栽種的小片青竹,這讓他想到深頸山上的竹林,原本緊張的心情便稍微放鬆。

“你的事情我剛才已經從諾兒那裏聽說了。我想客套什麼的也不用了,你有什麼疑問,直接說出來便是。”璧語人的語氣十分舒緩,更襯托了他良好的氣質。

要怎樣開口呢?請告訴我關於道的事情?您認識四象道人嗎?不管哪個都會顯得太過唐突。

“十分感謝您和家人對我的照顧。”樸秋坐直了身體。“其實我對這個世界什麼都不懂,雖然這樣表達很奇怪,希望您不會見怪……”

什麼啊?到底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說?他又緊張了起來。

璧語人果然微微訝異了一下,然而他很快便恢複了常態,展現出一個讓少年安心的笑容。他站起身來自書房一側的牆上摘下一副十分古舊的牛皮地圖在桌前攤開,有些灰塵隨著他的動作被抖落下來,樸秋似乎聞到從那飄來似有似無的陳舊黴味。

“這個世界是王朝的天下。”璧語人指點著地圖對樸秋說道,“王朝的國土共分為六洲,分別稱中道古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懷俱洲和陳努盧洲。之下又各領七郡,加上王所居住的正中乾天,一共是四十三郡。郡下又分縣城,縣城的數目視郡城的大小而定。我們現在就在南贍部洲潼郡的配縣,除潼之外部洲的郡城還有鄴、布冕、昆、巧、木梓和五華。嗯,孩子,這些是你想知道的嗎?”

樸秋點點頭,他拚命去記著這些信息。“我對您的所學很有興趣。請告訴我,什麼是道?”終於問出來了,樸秋握緊了雙拳,目光直直地注視著對方。

“道是萬物運行的規律與法則。道,可道,非常道,是眾妙之門。因此道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修道及為道。”

樸秋顯然對這個回答不很樂意,他皺了皺眉,尋思是不是應該直接問出‘您是蟒蛇嗎’。

“如果一個人道行夠深的話,是不是可能變換成各種動物,比如說……巨大的鷹?”

璧語人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嗬嗬,修道者外可以強身健體,內可以修身養性;然而妖術道術什麼的,卻都是人杜撰出來的東西罷了。”

“那您知道殿生嗎?”樸秋仍然不願死心。

這次璧語人多少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當然知道了。雖然這不便明說,然而如今天朝獨攬大權的其實並非王與百官,而是他們——神道會。這要從五十年前說起,那是道行者活動的鼎盛時期,當時德望頗高的道者成立了這個組織,他們擇選各州道行最深的人士入會,掀起了幹預朝政的動蕩,後來逐漸形成了分別來自六州以代表天下百姓為名的六人會;迄今雖有人員更換,那道會卻一直延續著,他們覆履登堂,位列高官,權傾朝野,王與百官都拿他們無可奈何。”

璧語人歎息著,他將剛剛泡好的茶水倒入杯中,嘬了一口繼續說到:

“然而我部洲是一直以來唯一不願從屬於這個道會的洲際,所以所謂代表六州的六人之中其實並沒有一人來自我部洲,代替那個空缺的另有其人。神道會的道皇深恨部洲,他曾處死數以萬計部洲的道行師,並壓製這裏的百姓習道。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這個洲際鮮有人修行的原因了。不過這些都是在我未出生時的事情,我也隻是從長輩那裏聽來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