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彩衣娛親(1 / 2)

歐陽自己設計肯定是不會的,但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隻要你給一個方向就行了。她在宋王指揮樂隊中途休息的時候,看著他坐的椅子說:“宋王,要是在椅子上安裝兩個像車輪那樣的輪子,讓人推著那就輕鬆了。”

歐陽說完這話,宋王靈光一現:“對呀,我以前怎麼沒有想到呢?二嫂知道怎麼安裝車輪嗎?”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你讓工匠們試一試。”她說完這些話,責任盡到,做不做得出來就不是她關心的事情了。

令歐陽沒有想到的是宋王很快讓人作出了輪椅,輪椅設計得相當完美,比如說放笛子的格子,彈琴用的擱板什麼的,讓歐陽不得不感歎古人的智慧。

宋王坐在輪椅上,在太樂府優雅的漂移著,一掃過去自己走路一瘸一拐的心裏的陰霾,整個人也自信陽光了很多。

在太樂府這段時間,歐陽發現除了自己點子多一點以外(當然這都是抄襲),自己在古人麵前還沒什麼優勢可言。比如說《千手觀音》那個舞蹈,自己把基本動作一教,舞蹈隊形圖的構思一說,宋王和樂府令很快就豐富細節,那些舞姬也跳得很好。但是歐陽把音樂忘了,就告訴宋王要有佛教的味道,宋王選出的音樂還相當貼近舞蹈主題。在服裝和道具上,她參照現代的樣式,根據古代的情況做了一些改良,沒有那麼暴露。

話說歐陽手裏的名琴綠蕪的原主人麗妃與皇上還有一段奇遇。當年皇上帶兵完成統一大業的時候,曾在一場惡仗中身負重傷,與大部隊失散,被麗妃的大哥所救。皇上就是在麗妃家中聽到麗妃彈琴,驚為天籟,喜歡上麗妃。皇上登極後,感念麗妃在當年自己受傷後琴聲的陪伴,所以才遍尋綠蕪給麗妃彈奏,專寵麗妃娘娘。因為這段傳奇,歐陽想起了自己喜歡的《天竺少女》,於是就把這段歌舞搬上舞台。

在這台祝壽節目初具雛形後,歐陽就不是每天都來太樂府了。因為歐陽前世本身就是一個不愛逛街的人,在借著到太樂府排練歌舞的機會逛了逛古代的街市,了解大致情況後,她就沒有興趣天天到太樂府了。

一天她到太樂府檢查進度,發現唱《天竺少女》的主角元娘沒有來,一問才知道元娘得了急症,這幾天都上不了台。歐陽聽到這個消息,嚇出了一身冷汗。自己這個導演太不稱職了,居然沒有考慮到這件事情。要是在皇上聖壽這天元娘才生病,自己到時哭都沒地哭去。

於是歐陽就考慮到培養AB角的問題,想到AB角這個問題,歐陽又想到演員的來曆問題了。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太樂府裏麵也有競爭,而且競爭還很激烈。這些歌姬舞姬靠什麼出頭,不就是希望在歌舞表演的時候被皇上或者其他達官貴人看上,好飛上枝頭變鳳凰嗎?

這些節目的主角很有可能表演節目後被皇上看上。要是這些舞姬是趙曦對頭的人,豈不為他人做嫁衣了。歐陽當晚就帶信給晉王,說自己有要是稟報。晉王來到竹園,看見這貨正吃著富祥樓新式點心,一副悠然的樣子。

“瓊英不是說有要是稟報嗎?是太樂府出了什麼事情嗎?”

“是太樂府發生了一件事情,唱《天竺少女》的元娘病了,妾身就想到了自己的重大失誤,像這樣重大的演出,主角都應該準備兩個才行。萬一出了什麼意外,也有人頂替。”

“你想得周到,太樂府那麼多人,一個節目選兩個主角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這個你和六弟商量不就行了嗎?”

“王爺說的是。妾身聽說王爺不是負責皇宮大內的安全嗎?父皇聖壽,不能出半點差錯,要是有什麼別有用心的人混進太樂府,在父皇聖壽時弄點什麼事情,那就不好了。還有像元娘這樣的主角,說不定這次表演後,就被選進宮裏伺候,雖說她們是太樂府的人,不與王爺相幹,但畢竟妾身這次參與排練,到時候發生什麼事情也說不清楚不是?”

晉王停下喝茶的動作,慢慢放下茶杯,認真的聽完她的話。微微一笑:“瓊英想得周到。隻是現在你的主角都已經練習好了,臨陣換人沒有關係嗎?”

“沒事,王爺,我剛才不是說了主角設AB角嗎?”

“AB角?”

“就是甲乙兩個人,誰演得好誰去。當然,如果現在的主角家世清白的也可以。”

“你隻負責歌舞,你說的事情我會讓六弟留心的。”

“是,王爺。妾身一定盡心盡力。”

歐陽下了嚴令不準泄露節目內容,到讓皇帝和那些個王爺妃子們很好奇。當然,現在大家知道第一個節目是《祝壽歌》,王爺府的皇孫們都會唱了。開玩笑,皇上聖壽,哪個敢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