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聖武朝的這幾個王爺對於古代來說還是晚婚晚育,小皇子中六歲以上男孩子就隻有秦王府四個和晉王府的三個;鄭王和齊王都大婚不久,孩子還在吃奶;宋王和老七都還沒有娶正妃。
趙楠第一次參加的時候,見到歐陽高興極了,興奮的喊“歐陽姨娘”。歐陽卻不能失了禮數,因為她身份低微,對這些皇孫是要行禮的。每次看到她給自己和眾王兄行禮,趙楠都感到微微的不安。雖然自己總是小小地避開一下,但看到眾王兄安然受禮,他心裏總是不舒服。
這些孩子在讀書,當然不能天天來。歐陽先教會這些孩子唱歌,讓他們先回家練習,告訴他們不可在別人麵前唱,更不可提前唱歌皇上聽。然後讓他們每五天來排練一次。
對於表演節目,趙楠最積極最熱心的。他的嗓音極好,唱歌極其好聽;趙楨就很平常,他的表現中規中矩的;最好笑的是親王府的兩個半大小子,趙楓和趙杉正處於變聲期,兩個公鴨嗓一開口,大家都要笑。
宋王也拿這兩個公鴨嗓沒有辦法,勸歐陽說是不是不要他們參加。歐陽斷然否決,鼓勵這兩個小子說:“兩位殿下,既然是表孝心,就不在於唱得好與差,重要的一片心意。”
最後歐陽安排趙楠來一段獨唱;趙楨的字據說在同齡人中是寫得極好的,讓他寫一句祝壽詞作成大的橫幅打出來;兩位公鴨嗓安排一段朗誦;其他的孩子除了合唱,有一小段樂器演奏。盡量做到公平,避免嫡子庶子這些有閑話說。
歐陽到太樂府編排歌舞的事情在晉王府引起不小的震動,那些後院的女人擔心她因為這件事情獲寵,於是在背後說什麼話的都有。有的說她自甘墮落,與歌姬為伍;有的說她這樣天天出門,德行有虧;晉王妃官麵上的說法是歐陽庶妃為父皇聖壽出力,代表我們晉王府的一片孝心,大家向她學習。
後來大家見到歐陽並沒有搬出竹園,而且晉王很少到竹園去,後院的女人們白緊張了一場,又回到以前的日子,該鬥的鬥,該爭的爭,大家都不再理會歐陽。
後院的女人不理會她,不代表別人不理會。一日歐陽坐車回府,車子的大街上被攔住了。因為車子停得很急,害得歐陽的頭差點碰到車廂上,歐陽火大跳下車,看看誰這麼不長眼敢攔晉王府的車。
她一撩開簾子,看到趙晅坐在馬上,她就這麼站在車上大聲問:“七殿下,你想幹什麼?你這麼攔車,我差點被甩出來了。”
“我想幹什麼?我想參加演出,行不行呀,小二嫂?”
“行呀,你來唱《祝壽歌》,正好我們還缺一個領唱。”
“本殿下才不會像有些人,竟出些餿主意,讓皇孫去唱歌。”
“嗬嗬——原來七殿下是嫉妒了。那七殿下趕緊娶親吧,到父皇六十聖壽的時候來得及?”
“我呸,我兒子會像歌姬一樣去唱歌嗎?”
“七殿下慎言?眾皇孫這是表達至孝之情?你還未娶親沒有兒子,按道理你也該親自參加的。你自己不參加也就是了,你這樣說眾皇孫,你的哥哥們隻當你年級小不懂事;要是這些話傳到那些個禦史耳朵裏,少不得參你個上不孝敬父皇,下不愛護幼侄,你擔當得起嗎?”跟我都嘴皮子,好歹宮廷劇還是積累了很多。
“你這個女人這麼惡毒,本殿下哪有那個意思?晅對父皇的孝敬之情堂堂正正,父皇自是明白,不在那些個歪心思上。”
“歪心思?這是彩衣娛親你懂不懂?”
“彩衣娛親,什麼意思?”
“哼,虧你還是堂堂皇子,彩衣娛親的典故都不知道?今天就讓本妃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古時有位隱士老萊子非常孝順父母,想盡一切辦法討父母的歡心,使他們健康長壽。他70歲時父母還健在,為了不讓父母見他有白發而傷感,他做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時裝成小兒跳舞的樣子使父母高興。”
“聽懂了嗎,孝順父母就是要讓父母健康長壽,要讓父母高興。一個70歲是老人尚能彩衣跳舞讓父母高興,父皇聖壽,眾皇孫唱歌賀壽,孝順之情以表天下。如果這叫歪心思的話,敢問七殿下什麼叫正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