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胡編亂造,故意曲解本殿下的意思。請問歐陽庶妃,70歲的老人跳的動舞嗎?”
“七殿下,對父母的孝心重在心意,你懂不懂?或許老萊子跳的舞不好看,卻絲毫不減他對父母的孝順之情。皇上富有四海,他老人家什麼精彩的歌舞沒有看過,皇孫們唱歌賀壽,雖不一定精彩,表達的卻是皇孫們的一片孝心。”
“這麼說本殿下一定要來唱歌。”
“非也,七殿下,剛才本妃這麼說了你才來唱歌,已落下乘。我看七殿下還是單獨表演比較好?”
“你?哼,本殿下的孝心自會表達,不牢你費心?”
“那當然,七殿下聰明睿智,想必表達孝心的方式也與眾不同,本妃愚鈍,就隻有彩衣娛親了。現在本妃要回府了,請七殿下讓開,找家酒樓慢慢想吧。”說罷歐陽不在理他,讓車夫駕車離去。
彩衣娛親的故事也迅速傳遍京城,成為人們誇某人有孝心的熱詞。歐陽記得魯迅曾寫文章批駁《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特別是這個“彩衣娛親”,魯迅罵老萊子“簡直是裝佯,侮辱了孩子”,說他“沒有再看第二回,一到這一頁,便急速地翻過去了。”現在因為自己要打擊趙晅把這個故事翻出來,沒想到竟流行起來,歐陽聽到後在心裏不停的請求這位大文豪不要從墳裏跳出來罵她這個現代人宣揚封建愚忠愚孝的思想。
皇帝的生日是在五月,歐陽覺得這個生日還算是體貼人心。既不太熱,也不太冷,無論是操辦宴會的人還是參加宴會的人都會少受很多罪。因為樓蘭國要表演歌舞,歐陽讓宋王稟報皇上,午宴上讓樓蘭國的節目先表演,他們的節目因為要涉及到燈光,就安排在晚宴後表演。皇上同意了這個請求。
前世人們都羨慕導演和女明星什麼什麼的,現在歐陽才知道,導演這活不是那麼好幹的。為了達到演出效果,什麼燈光、服裝、道具、舞台,歐陽都一一過問。雖不是事事親力親為,但是必須自己親自驗收,不合心意的要求工匠們反複修改。到了五月,她每天奔波在太樂府、皇宮和晉王府之間,勞心勞力,回到竹園倒頭就睡。
宋王看著節目逐漸成熟,精美的服裝道具逐步完善,對於歐陽帶給他的一個又一個驚喜,他心裏暗自感歎:“能和她一起編排出這樣一台歌舞晚會,就看到這麼精彩的表演,也不枉活此生了。”
皇上的聖壽是五月二十,歐陽作為庶妃,是沒有資格參加宮宴的。她在為演員的妝容做最後的準備,也沒有心思去參加午宴,所以她也不知道樓蘭國演出的是什麼歌舞,聽說跟中原內地的風格不一樣,以陽剛為主。
到了晚上,暖風微醺,歐陽不由感歎穿越女的運氣就是好,天氣也這麼給力(瞧這貨臭美的)。歐陽、宋王以及太樂府精心準備了幾個月的歌舞終於正式演出了。
第一個節目當然是趙楨他們唱的《祝壽歌》,皇上老早就知道自己的孫子要給他表演節目,但是當他聽到幾十個孩子齊聲高唱“恭祝你福壽與天齊,恭祝你生辰快樂……”的時候,還是著實高興了起來。節目表演完,幾個皇孫一起跪拜,齊聲說:“祝皇爺爺壽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長生柳。”趙睿樂得哈哈大笑,高聲喊有賞。
眾大臣一溜的拍馬屁,說皇上福澤深厚,皇孫孝心可嘉,場上的氣氛熱烈起來。
接著就是《千手觀音》,那美輪美奐的舞姿、形態各異的造型,把現場的每個人都震懾住了。特別是最後表現神女賜福趙氏先祖的神話寓意,讓趙睿非常滿意。大臣們自然是乘機拍馬,什麼天佑我朝,上天賜福皇上。
接著是表現皇帝少年習武的節目,這個歐陽就選用了屠洪剛的《中國功夫》,舞蹈也采用了屠洪剛上台表演的創意。因為太樂府多為女子,這些演員還是在禦林軍中挑選的。要不是為皇上獻壽,人家還不幹。那些招式歐陽當然不會,但是人家是禦林軍,自己就會。刀劍肯定是不能帶上台的,歐陽讓他們舞棍。
《千手觀音》的優雅與棍舞的陽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向樓蘭展示,讓他們看看我們中原的陽剛之氣。
接著是表現女子送丈夫上戰場的送別歌《長亭外》,《長亭外》後麵是表現趙睿在戰場上廝殺的歌舞。這個環節歐陽沒有費心,他們自己就有《破陣樂》,這個《破陣樂》相當長,她讓宋王從中選了一段。接下來是表現先皇後思念等待趙睿的環節,這個環節選了《發如雪》,表現麗妃娘娘與趙睿相遇的《天竺少女》,這兩首讓趙睿回憶起自己生命中重要的兩個女人,不由感慨萬千。到現在他看明白了,這是台歌舞的寓意了,對這個歐陽庶妃的心思巧妙也甚為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