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攻略》這是朱常浩這段時間,自己構思出來的一個策略文書,也是他這個大明親王恢複鏟除皇太極這個地方割據的一個指導性的文件吧。
將《遼東攻略》交給孫承宗,也是為了讓他把這份攻略給完善一下,有些事情,畢竟有朱常浩二十一世紀思想和做事方式的影響,這份攻略有可能會水土不服,孫承宗的過手完善,也是為了將未來時空的策略給本時空化。
孫承宗去完善和琢磨這份策略性的文件去了,朱常浩也有自己的事情去幹,記得九月的時候,在城隍島上,給北洋水師授旗拜將的時候,發現水師官兵用的記錄本都是一些白紙,上麵的連書寫的行線都沒有,好多兵丁都是白丁出身,記得當時看他們做的記錄,還有那學習的模樣,寫下的字,那簡直慘不忍睹。
當時,朱常浩就發誓,自己回到漢中後,一定要刊印一些米字格的書寫記錄本,讓兵丁們的筆跡、字跡工整起來,最起碼能夠認識。
現在時間來了,剛好這會有點時間,到城外的刊印作坊去看看,讓他們刊印三十萬本米字格花樣的記錄本,為廣大的兵丁的筆跡養成,做點防禦性的措施。
刊印作坊位於城外的大明皇家大學旁邊,在一個占地六百餘畝的高台上。朱常浩帶著王府親衛趕到作坊的時候,裏麵的雇工都忙著收拾東西,畢竟再有三天就要放假了,這收拾東西要乘早,特別是洗漱一些衣服,被褥之類的。大冬天的,天氣寒冷,好多東西洗完後,晾曬三五天的都不幹,所以,要乘早洗刷,畢竟作坊裏麵,還供應熱水,回去以後,就沒有這麼好的事情了。
朱常浩帶著二十八名親衛來到刊印作坊,在作坊外邊,就受到作坊大造監監正王雅正的跪地歡迎。
這刊印作坊的大造監監正,其實是瑞王府的一個作坊的負責人,這和工部的大造監監正差遠了。這個監正,目前在朱常浩自己王府的三省六部的吏部造冊上,也就是九品官而已,畢竟隻是管理一個二百六十八人的刊印作坊而已。
當三呼“王爺千歲”的聲音停歇的時候,朱常浩才讓他們起身,畢竟這是自己第一次到刊印作坊來巡視,那逼格派頭一定要做足,王爺的禮儀,也不能含糊。所以,這麼寒冷的天氣,朱常浩才讓這些作坊雇工們,跪在地上,三呼“王爺千歲”。
朱常浩讓大家起身免禮之後,在作坊監正王雅正的帶領下,參觀起了這個作坊。
作坊占地六百多畝,在今年饑荒期間,在管飽飯,一天十文錢的報酬下,讓好多逃荒流民平整場地,修築圍牆,就連裏麵的一幢幢房子都是災民們修建的。
朱常浩看著這裏麵的房子,雖然很粗獷,但看起來和結實,也很牢靠。
第一幢房子,是刊印作坊裏麵的紙張裁定和裝訂,第二幢是刷墨,成品印製,第三幢是存放一些雕版,還有銅活字,木活字排版的地方,
九幢房子並排排列,其中有六幢閑置著。已經留出來做工的三幢現在看起來,有點冷清。
就在昨天,作坊已經封門停工了,雇工們現在收拾,三天之後,王雅正就會給他們發年貨錢,也就是今年臘月的薪水。
朱常浩讓眾多雇工下去以後,來到後麵監正的辦公的公堂。在公堂裏麵坐下後,香茗已經端上來。
朱常浩喝了口後,對王雅正說道,“本王今日到這裏來,就是給你們交代一個任務,為本王刊印三十萬本記錄本,這記錄本的每頁,除了必備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填寫格式不變外,在下麵,還要有綠色的米字格,每頁要造三百個米字格,以便於鞏固兵丁們的書寫。”
朱常浩說這話的時候,王雅正已經將王爺的指示記錄在本子上。
記錄完了後,王雅正小心翼翼地問道,“王爺,這刊印本子的事情,不費事,幾塊銅板活字就夠了,隻是什麼時候交貨?”
“恩,你們要完成這個活花費多長時間?”
“回王爺,差不多要五天時間。”
“這樣,離過年還有十餘天,本王就給你們五天時間,將這個刊印本子的事情給接下來,延遲休假,怎樣?”
朱常浩問的是商量的語氣,但王雅正卻不敢認為這是王爺正和自己商量呢。就是商量,王正雅也不敢說個“不”字,否則,王爺一句話,就可以剝奪走他的榮華富貴,身家立命的根本。
“王爺,小的遵命,下來馬上開工,到時候一定保質保量地完成王爺的命令。”
朱常浩一聽,心裏感歎道,“官本位社會就這樣,上級有令,下級1豈敢不從”,但嘴裏還是回到,“那就有勞王監正了,休假期間,工資酬勞翻倍。”